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治疗早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符合条件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研究,早期ALT升高定义为治疗前4周HBV DNA下降而ALT较基线升高.结果:所有158例患者在治疗第4周HBV DNA均较基线下降,31.6%(50/158)患者ALT水平较基线升高.与ALT持续下降组比较,早期ALT升高组患者累积ALT正常化比例低(96.3% vs 86.0%,P=0.035),ALT首次正常发生时间晚(治疗后平均14周 vs 23周,P<0.001);HBeAg阳性患者的HBeAg转阴率较低(23/89 vs 5/46,P=0.023),但转阴发生时间差别不明显(P=0.097);发生HBV临床耐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 vs 32.0%,P=0.063).基线HBV DNA负荷高和ALT水平低是发生治疗早期ALT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早期ALT升高是常见临床现象,总的来讲不是良性临床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且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14例肝功能代偿的患者。首次病毒血症消失时66.2%患者ALT正常,80%患者的ALT首次正常发生在首次病毒血症消失的前后6个月内。肝硬化、脂肪肝、男性、体质指数高是病毒血症消失时ALT水平高的独立影响因素。持续病毒学应答阶段ALT持续正常的比例为77.4%,ALT的95%界值为1.35倍正常值上限。未合并肝硬化、无脂肪肝、女性患者是ALT持续正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部分患者ALT未能持续正常;合并肝硬化或脂肪肝者、男性患者较难维持ALT持续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门诊患者复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就诊记录采集患者一般情况、有无纳入随访系统及抗病毒时间等资料,并统计所有患者2年来理论就诊时间间隔与实际就诊时间间隔的差值。复诊依从性=实际就诊时间间隔-理论就诊时间间隔,依从性良好定义为复诊依从性8周。结果纳入随访系统的患者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未纳入随访系统的患者(P0.05)。未纳入随访系统的患者中,依从性良好组患者在居住地、文化背景及抗病毒时间与依从性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因素分析未提示显著影响因素。在纳入随访系统的患者中,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都提示依从性良好组患者与依从性差组患者仅在居住地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入随访,进行规律依从性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居住地与就诊医院距离遥远是影响复诊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对于这部分患者应加强复诊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中病人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11月—2008年7月参加5项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的179例病人,每12周随访1次,为期48周,每次随访均对病人进行依从性教育,并统计病人漏药比例,对依从性95%定义为依从性良好,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2周、24周、36周、48周随访点依从性良好的病人分别为92.2%、91.6%、89.4%、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女性病人用药依从性良好者优于男性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P=0.04),初治病人用药依从性良好病人优于经治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5,P=0.00)。[结论]男性病人、经治病人在临床研究中依从性差于女性病人与初治病人,在临床研究中需着重加强这部分病人的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临床研究的102例CHB患者,分为持续治疗组(n=54)与停药组(n=48),以SF-36表测量生活质量。治疗组于治疗前与治疗96周接受评估,停药组于停药点与停药48周接受评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与抗病毒前比较,持续治疗组患者抗病毒治疗96周后,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均明显升高(94.91±7.11 vs 92.13±10.58,81.94±24.96 vs 71.76±34.01,87.72±8.64 vs 82.85±12.88,59.63±14.59 vs 53.52±16.79,t=-3.786~-2.623,P值均0.05)。但心理质量除精神健康由67.30±18.94提高至75.56±15.53(t=-3.883,P0.001)外,其余维度均无明显改善。停药组在停药后48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与精神健康均有显著提高(84.20±18.97 vs 72.49±24.38,69.28±22.94 vs 56.41±18.27,75.02±16.03 vs 68.94±14.07,t=-3.206~-2.078,P值均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提示婚姻状况与抗病毒治疗后生存质量改善相关(比值比=11.61,95%可信区间:2.28~59.00,P=0.003)。未婚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已婚患者,尤其是生理功能(t=-2.176,P=0.034)、生理职能(t=-2.173,P=0.034)与情感职能(t=-2.811,P=0.007)。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改善CHB患者的生理质量及精神健康,有效的心理干预对CHB患者尤其是已婚患者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压力与压力来源,并探讨可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196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病人整体压力值、传染压力值、婚育压力值、体检压力值等信息。[结果]CHB病人整体压力为(2.91±1.30)分,女性病人体检压力值明显高于男性病人(P=0.04);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人的心理压力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且年轻病人会感受到更明显的体检压力(P=0.04)及婚育压力(P=0.05)。[结论]治疗CHB过程中应加强病人的心理干预及护理,特别是女性病人和年轻病人应该增强健康宣教及医患沟通,防止因心理压力原因导致的依从性不佳,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开展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随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随访管理近况进行综述,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随访领域的现状和需求,以期加快我国规范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随访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并验证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持续阳性的预测指标。方法以治疗基线HBeAg阳性、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获得维持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分析治疗基线指标及首次病毒学应答后的HBeAg效价对HBeAg持续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学习队列(n=44,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首次病毒学应答后6个月的HBeAg效价可预测HBeAg持续阳性(ROC曲线下面积=0.875,P=0.023):HBeAg≥10.0s/co(雅培Architect i2000检测)者不能清除HBeAg的比例为64.0%(后续治疗时间24~33个月,中位数30)。验证队列(n=171,恩替卡韦治疗)中,病毒学应答后6个月HBeAg≥10.0s/co的患者88.0%持续HBeAg阳性,维持病毒学应答时间为15(6~51)个月。结论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虽可维持病毒学应答,但病毒学应答后6个月HBeAg≥10.0s/co的患者难以清除HBeAg。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