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类主要细胞周期素(Cyclin D1、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特征并进行分类,探讨其对临床肿瘤分类的可行性及潜在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双参数法半定量检测161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细胞中Cyclin D1、E、A、B1表达,根据不同Cyclin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异常表达特征,将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分为不同类型。结果细胞周期外Cyclin(D1)及周期内Cyclins(E、A、B1)在临床肿瘤细胞中表达无组织差异性(P〉0.05)。其异常表达大致可归为5种类型:Ⅰ型Cyclin(D1、E、A、B1)均高表达;Ⅱ型Cyclin D1低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Ⅲ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高表达;Ⅳ型Cyclin D1不表达,Cyclin(E、A、B1)不同形式低表达;V型Cyclin(D1、E、A、B1)均不表达;再根据各型中不同周期内Cyclin的优势表达分为相应不同的亚型。a亚型:Cyclin(E、B1)表达为主;b亚型:CyclinE表达为主;c亚型:Cyclin B1表达为主;d亚型:Cyclin(E、A、B1)表达为主。肿瘤细胞主要Cyclin表达类型及相应亚型分布无组织来源的差异性(P〉0.05)。结论主要Cyclins表达类型可以作为不同组织来源肿瘤分类的依据,可能是体现不同肿瘤细胞周期破坏共同特征较为客观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病人:男性,22岁。因大量便血1h入院。入院时病人处于休克状态,血压70/30mmHg。经输血及输液后休克好转。于次日行胃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胃、十二指肠及结肠未见出血。诊断为小肠出血。入院后第3d,病人再次大量便血,血压下降至80/40mmHg,血红蛋白51g/L。经补液、输血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靠近回盲部的回肠明显积血,积血肠段长约100cm,但未见明显的小肠病变。将积血挤入结肠后,在距回盲部110cm处切开回肠壁,插入大肠镜探查可疑出血肠段,见距回盲部约70cm处有一凝血块附着肠壁。移去凝血块即见肠壁内有一出血点,为动脉出血,直径约1mm。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空、结肠黏膜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人类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表达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空、结肠黏膜不同层面、不同增殖阶段细胞主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E、A、B1及Ki-67的表达,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检测结果。结果不同增殖阶段肠黏膜细胞Cyclins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水平不同,从底部→中间层→表层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以Ki-67为增殖指标)呈下降趋势,Cyclins(CyclinE、B1为主)表达阳性率及水平呈高→低→无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s表达与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P<0.05);CyclinD1、A仅表达于底层增殖细胞,表层完全分化细胞不表达Cy-clins。结论正常空、结肠黏膜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yclins(以CyclinE、B1为主)呈高→低→无的规律性变化,参与细胞增殖的调控,其表达呈衰减变化与肠黏膜细胞有限增殖和定向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5.
从更换Gate选取来评估“API技术”中的凋亡细胞存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API技术”中的凋亡细胞存在并评估“API技术”和常规亚G1峰细胞凋亡检测法的一致性。方法:以0.15μmol· L-1喜树碱诱导MOLT 4细胞凋亡,结果分析从流式细胞术的 FL2 W/FL2 A坐标和 DNA直方图中选取细胞凋亡域Gate来评估“API技术”中细胞凋亡域的存在。并分别比较由“API技术”分析获得的细胞凋亡率和由DNA直方图分析得到的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差别。结果:采用不同的 Gate选取方法在“API技术”中找到相同的细胞凋亡域,而“API技术”中的细胞凋亡域与前述两种方法找到的细胞凋亡域并不吻合,由“API技术”分析的细胞凋亡率为(24.75±3.45)%,由传统DNA直方图获得的细胞凋亡率为(5.56±1.17)%,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极显著性(n=8, P<0.01)。结论:“API技术”和亚 G1 峰检测法的细胞凋亡域不一致,“API技术”对细胞周期特异性凋亡的检测结果与亚G1峰检测结果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化疗药物M期阻滞剂长春花碱(vinblastine,VLS)对MOLT-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产生的生物学影响并分析其意义。0.05μg/ml的VLS诱导MOLT-4细胞0-12小时产生M期细胞阻滞和/或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DNA直方图和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采用阻滞增长率、阻滞效率、凋亡率及形态学指标分析阻滞前后的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和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胞阻滞可不伴随有凋亡率的显著增加;细胞阻滞的流式DNA直方图呈时间依赖的细胞周期分布动态改变,阻滞程度可量化;M期阻滞伴随有S期细胞堆栈;阻滞后细胞增殖率减低;M期阻滞细胞具有特征性细胞分裂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长春花碱能单独诱导MOLT-4细胞M期阻滞,M期细胞阻滞的流式细胞检测和形态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细胞阻滞与凋亡、检测点机制和抗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9月 ,我们用中国西格玛公司 (江苏怀阴 )研制的防返流食管贲门记忆合金支架 ,对 3例食管贲门癌狭窄 ,进食明显受阻的老年人进行了内镜介入治疗 ,术后效果比较理想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老年男性 ,年龄 6 9~ 75岁 ,术前 3~ 6个月因进食时梗噎在我院行食管钡餐透视和电子胃镜检查 ,发现患者食管下端及贲门长 2~ 6cm的肿瘤 ,环1/2周至全周生长 ,病理证实为食管贲门癌。其中 1例患者食管下端勉强通过 9 8mm外径的胃镜 ,另外 2例仅能通过 5 .2mm外径的超细胃镜。病人与家属拒绝手术及化疗、放疗等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斑蝥酸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斑蝥酸钠和多西紫杉醇均能显著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P<0.05),联合使用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和斑蝥酸钠均可明显抑制人肺腺A549细胞,联合使用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抗癌药物在细胞周期G2期和M期作用位点的鉴别方法。用G2期和M期细胞阻滞刺的甲安吖啶(m—AMSA)和长春花碱(VBL),分别诱导MOLT-4细胞产生细胞G2期和M期阻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NA直方图含量变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阻滞后细胞形态,并寻找上述两种药物诱导阻滞成功后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有检测显示,诱导阻滞成功的MOLT-4细胞均表现为G2/M峰增高,但仅凭流式细胞术单独检测无法判别两者差异。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甲安吖啶诱导G2期阻滞的细胞呈现G2期形态特征,VBL诱导M期阻滞的细胞呈现M期形态特征,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形态学的观察有助于区分两者的差异。因此,在流式细胞术验证诱导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有助于鉴别G2和M期的阻滞剂。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合是判别抗癌药物的G2期和M期细胞阻滞剂类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中细胞周期常规分析方法的误区和潜在的合理分析方法。方法:设立空白对照,观察MOLT-4细胞经0.1μmol·L-1喜树碱诱导细胞周期阻滞7h后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并从常规DNA直方图分析法(方法一)和本实验意外发现的方法(方法二)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评价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结果:方法一分析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G0/G1期、S期和G2/M期分别为(65.42±4.73)%、(25.01±2.58)%、(9.57±1.96)%,方法二分析结果分别为(31.51±2.13)%、(59.32±5.92)%、(9.17±1.61)%。两种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n=8,P<0.01)。结论:流式细胞术常规细胞周期分析方法存在严重的误区。一种新的基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标志物的定量技术或形态学方法应用于细胞周期的分析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