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市1482例体检人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健康体检人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广州市6个单位参加体检的1482名19~87岁在职和离退休职工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 男性平均患病年龄42.5a,女性平均患病年龄48.2a.男性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为(472.94±51.67)μmmol/L,女性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为(412.36±48.97)μmmol/L.男女总计患病率为23.68%,男性28.32%,女性16.29%.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74∶1.痛风患病率1.62%.结论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现已成为参检人员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且患病年龄提前,高尿酸血症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其饮食生活习惯应得到重视和有效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复发率及相关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药物干预、社区登记、回访与监测等方式进行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比干预前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复发率。结果: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下降,合并发生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得到良好控制,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大大减少,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结论:健康教育、治疗性的干预措施、社区疾病登记和监测制度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社区综合防治上是经济有效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检测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9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尿中微量白蛋白、肌酐,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结果9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大于参考值者54例,阳性率为59.34%,与对照纽有显著性差异(P〈0.001),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阳性率与年龄、病程密切相关,年龄越大、病程越长,阳性率越高,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从2003~2007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亚胺培南是对革兰阴性杆菌(除外嗜麦芽假单胞菌、黄杆菌,因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耐药)抗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在本监测年度内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头孢类抗生素中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的是头孢他定,但其耐药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不同年度其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米卡星是本监测12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外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较好的抗生素,且其耐药性较稳定,各年度其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普遍,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要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给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常规法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按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 五年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呈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菌株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亚胺培南是耐药率变化最小的抗生素,五年中耐药率均在8.0%以下;其次是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最明显.不同年度其耐药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1).阿米卡星是监测的12种抗生索除亚胺培南外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较好的抗生素,且其耐药性较稳定,各年度其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已非常普遍,因此,要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6.
解脲脲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阶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57-4158
目的:对从本院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培养的119例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试剂盒进行检测,对阳性标本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19例支原体阳性标本中,解脲脲原体(UU)111例,占93.3%,解脲脲原体合并人型支原体(UU-MH)6例,占5.0%,人型支原体(MH)2例,占1.7%。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罗红霉素耐药率最高,111例UU耐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76例,占68.5%。结论: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已较严重,多重耐药很普遍,对支原体感染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药,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更严重的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社区中青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荔湾区彩虹社区2016名19~60岁的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 男性平均患病年龄(41.18±11.48)岁,女性(44.85±9.81)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为(473.53±51.98)μmoL/L,女性为(411.86 4±50.43)±mol/L.男女总计患病率为20.70%,男性27%,女性15.27%.痛风患病率1.43%.结论 广州市荔湾区中青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患病年龄提前,尤其突出的是19~29岁及40~49岁的年龄段.高尿酸血症组体重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中青年的健康情况堪忧,其饮食生活习惯应予以重视和有效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广州市一个社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荔湾区彩虹社区2788名16岁以上的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男性平均患病年龄(41.18±11.48)岁,女性平均患病年龄(44.85±9.81)岁。男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为(473.53±51.98)μmmol/L,女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为(411.86±50.43)μmmol/L。男女总计患病率为20.73%,男性27%,女性15.27%。痛风患病率1.43%。结论广州市荔湾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的患病率,患病年龄提前,高尿酸血症组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需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同时应得到有效的健康指导,切实落实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9.
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对糖尿病肾病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对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清素瘦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研究了1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纯中药金锁固精丸加味方组、西药坎地沙坦酯(维尔亚)片组及中西医结合组(金锁固精丸加味联合坎地沙坦酯),每组又分为微量白蛋白尿亚组(Ⅲ期)和临床蛋白尿亚组(Ⅳ期),检测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结果:三组糖尿病肾病Ⅳ期血清瘦素水平高于Ⅲ期亚组(均为P<0.05)。中药金锁固精丸加味方和金锁固精丸加味联合坎地沙坦酯在减少糖尿肾病蛋白尿的排泄、降低Ⅲ期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Ⅳ期内生肌酐清除率同时,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其作用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和P<0.01)。结论:中药金锁固精丸加味方能显著性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法作细菌培养及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按NCCLS2002标准判断。结果:860株革兰阴性杆中肠杆菌科占69.9%,以大肠埃希菌(26.9%),肺炎克雷伯菌(18.7%),肠杆菌属(11.2%)为主;非发酵菌占30.1%,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3.4%)、铜绿假单孢菌(21.1%)、肠杆菌属(13.3%)、大肠埃希菌(10.6%);泌尿生殖道标本主要菌为大肠埃希菌(68.9%)。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已明显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作用最强的是头孢他定;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环丙沙星,其次是亚胺培南;亚胺培南是所测试的11种抗菌药物中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结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普遍,及时掌握其耐药性的变迁,控制滥用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