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后近指间关节伸直僵硬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8月至2012年6月,对26例(31指)保守治疗无效的近指间关节伸直僵硬,采取手术松解.术后早期在镇痛药物辅助下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26例(31指)获得3~ 12个月的随访,平均8个月.术后关节屈曲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屈度失能角度(F)明显减小,失能值降低,未发现肌腱滑脱及关节不稳者.结论 对于各种外伤后非骨性因素导致的近指间关节伸直僵硬,手指背侧松解结合术后镇痛药物和系统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板夹加压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者行后路Apofix椎板夹加压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其中资料完整的共21例,下颈椎双侧关节突脱位11例,单侧关节突脱位4例,下颈椎脱位并压缩性骨折6例。结果随访6个月~30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没有发现复位丢失、椎体移位征象。结论椎板夹加压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好,术后仅需轻便的外固定,可早期离床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34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ARCO分期Ⅰ、Ⅱ期),应用带缝匠肌髂骨膜瓣植入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0例(21髋),女性14例(15髋);年龄20—63岁,平均36.8岁;ARCO Ⅰ期15髋,ARCO Ⅱ期21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61.2分,术后随访1.8—8年,平均4.8年.结果2例病情进展,行走疼痛,行关节置换;3例股骨头轻微塌陷,行走无疼痛,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平均93.5分,有效率94.4%,成功率86.1%.结论应用带缝匠肌髂骨膜瓣植入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医食疗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跃生 《河南中医》2006,26(4):78-79
中国传统的食疗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就有疾医、疡医、兽医和食医之分。药食同源学说表明,许多药物具有双重性,既能药用,又能食用。《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百合、山药、大枣、龙眼肉、赤小豆、蜂蜜等,实际上就是中医应用饮食疗法的开端。《素问·藏气法时论》曰:“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张仲景使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猪肤汤等方剂以及常用于辅助药力的稀粥,正是饮食疗法的具体应用。史书记载了不少食疗专著,如《…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是短小的门诊手术,多年来一直广泛用于临床,但由于疼痛给孕妇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出现头晕、虚汗、心悸、恶心等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所以需要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以配合手术。我院应用得普利麻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SS-Ⅱ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1~2004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全部采用GSS-Ⅱ.T11骨折9例,T12骨折7例,L1骨折10例,L2骨折11例.术前、术后分别测量病变椎体高度、病变节段后凸角;CT片测量椎管占位情况;以ASIA神经损伤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以Charles等人的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ASIA分级:A级3例;B级15例;C级13例;D级6例.术后评分E级18例;D级11例;C级3例;B级2例;A级3例.术前椎体高度为正常椎体的30%~60%,术后恢复至50%~90%,平均85%.术前锥体后凸角40.5°±7.3°,术后11.3°±3.2°.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临床效果评定:优26例,良7例,可2例,差2例.结论 采用GSS-Ⅱ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有效恢复椎节高度及椎管容积,有效防止后期出现腰痛及椎管狭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微型钉在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4月至2010年5月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23例,年龄30~55岁,平均41岁.术中采取微型钉固定骨折碎块.结果: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结论:微型钉的应用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OA)又称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和增生性关节炎等,属中医"痹证"、"伤筋"范畴,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和比较难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多发于膝、髋、脊柱、踝等关节,而膝关节OA的发病率高达78.5%[1].本病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由于膝关节本身结构复杂,加上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因而治疗难度较大.研究该病的防治,是当前骨科医生面临的课题.现将近年来膝关节OA的临床治疗研究情况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 SF)相对少见。据Hardegger等Nordqvis等统计,SF占肩部骨折的3%~5%,占全身骨折的0.5%~1%。临床上,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Ideberg认为.大部分SF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仅少数移位严重或累及肩孟关节的骨折才需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对9例SF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其损伤类型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应用孟宪杰名老中医自拟方剂治疗后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姜黄葛根汤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周后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及幻肢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SF-MPQ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孟宪杰教授自拟方剂能够更为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负性情绪,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