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乳果糖为试验用糖进行氢呼吸试验(BHT)对23例受试者的胃小肠传递时间(SSITT)进行了测定,并与钡餐透视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的受试者23例,其中消化性溃疡8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9例,正常健康者6名。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尿路结石患者保守治疗的主要影响。方法对192例尿路结石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康复过程中,疼痛消失时间、排石时间和血尿消失时间进行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时间也减少,并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目前各种药物治疗的愈合率约85~90%,疗程为4~8周。1986年国外开始采用局部治疗,可缩短治愈日。我们用各种药物在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86年8月至1988年1月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并经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者8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术后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中年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对护理、治疗均满意。结论: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促进恢复。尿管护理是术后护理重点,妥善的固定和保持其良好通常性可以减少膀胱痉挛、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接受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按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3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抑制造血性病毒(B19),于1975年在输血中偶然被发现,它是致病性病毒中DNA最小的一个。如小儿感染上它,则为传染性红斑;成人感染则是多发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患者受感染,就出现急性红细胞发育不全;孕妇感染,可使胎儿水肿而流产。在成人约半数以上此病毒抗体阳性。B19病毒抑制红细胞造血系统,已经试管培养造血干细胞所证实。试管所培养的病毒,可以引起单一红  相似文献   
7.
<正> 测定胃肠道粘膜内胃肠激素的含量对研究其生理功能及病理作用有重要意义。目前测定人体胃肠道粘膜内胃肠激素的含量主要以内镜活检组织为准,结果很不一致。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内镜活检和手术切除的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内D细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临床资料消化性溃疡患者16例,内镜组10例,手术组6例。分别由内镜活检及手术切除取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组织,经Bouin氏液固定,常规制成5gm厚石蜡切片。以PA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兔抗生长抑素(SS)血  相似文献   
8.
<正>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病,是机体对某些因素过敏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俗称风疹块。祖国医学称“瘾疹”。本病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风团,呈红色或苍白色,如蚊虫咬之疙瘩,奇痒不止时伴有腹痛、恶心及全身不适。 1.临床资料 本人治疗荨麻疹患者百余人,其中男32人,女58人,病程最长4年,最短一天,治疗一次全愈68人;两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1987年开始通过内镜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感染密度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简称pu)766例中,有24.8%的患者胃窦粘膜检出了不同密度的Hp感染,从而支持该菌是消化性溃疡病原的学说。胃窦Hp感染的密度分布,O级25.20%(193/766),Ⅰ级为45.95%(352/766),2级为15.27%(117/766),3级为13.58%(104/766)。作者采用治疗Pu及清除Hp相结合,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PU治愈率100%,其中Pu治愈伴细菌清除者为88.88%,其中11.12%Pu治愈而Hp仍存在,其Hp感染密度皆为3级。而HP继续存在的病例,PU累积一年复发率为5.74%,在193例无Hp感染的Pu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2.59%(5/193累积1年复发率)。Hp感染密度分析表明:Hp感染可能是Pu的病原,治Pu与Hp结合,局部治疗与系统疗法相结合,是短程高效及低复发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泌尿外科疾病82例,且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82例手术均在后腹腔镜下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快,疤痕少,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短等显著微创优势。值得推广,但须严格护理过程,积极做好护理工作是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