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 B(NF-κ 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再灌注的时间又随机分为 1、 3、 6、 12、 24、 48和 72h共 21个亚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与环扎法建立 MCAO模型.在术前 12、 24h及术后即刻治疗组予腹腔注射芪棱汤精制液,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动物杀检前进行神经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再灌注各时点 NF-κ B p65和 ICAM- 1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学评分正常,治疗组神经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NF-κ B p65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有微弱表达,两组情况相近;模型组和治疗组 NF-κ B p65表达较假手组明显增加,但治疗组表达低于对照组. ICAM- 1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未见表达,治疗组和模型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 ICAM- 1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芪棱汤可降低 NT-κ B和 ICAM- 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加环扎法模型,运用TUNEL法,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在再灌注各时间段,补阳还五汤及芪棱汤均能减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细胞的凋亡(P<0.05),而芪棱汤的效果优于补阳还五汤(P<0.05).结论:芪棱汤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芪棱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观察中药复方芪棱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3-07/2003-12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加芪棱汤),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值分别为(4.21&;#177;1.74)mPa/s,(1.52&;#177;0.74),(234.21&;#177;64.87)μg/L,(3.16&;#177;0.77)g/L,明显低于治疗前(6.12&;#177;1.44)mPa/s,(1.74&;#177;0.22),(276.15&;#177;63.25)μg/L,(4.56&;#177;0.89)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调整凝血纤溶活性,可能是芪棱汤治疗TIA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并发脑缺血后血清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T2DM+局灶性脑缺血(CI)组、T2DM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比较3组大鼠模型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血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FINS敏感指数(ISI)、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结果 T2DM+CI组FBG、FINS、CRP、抵抗素水平高于正常组,ISI值低于正常组;且T2DM+CI组FBG、FINS、CRP及抵抗素水平高于T2DM组,ISI值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FBG、FINS、TG、TC、TRP及抵抗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ISI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抗素不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还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可作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考学当前须保健编辑同志: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参加军校考试的战友中,本来是有把握金榜提名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名落孙山了,实在令人惋惜,因此带来的负效应,让落榜者扼腕叹息,也给部队建设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究其原因,纷繁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可轻视的因素便是...  相似文献   
6.
抵抗素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抵抗素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表达情况,分析抵抗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20)和模型组(n=20),用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办法制作重症胰腺炎模型;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抵抗素、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  相似文献   
7.
王悦宁  陈珍  郭少军  李南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73-1574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00例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检出的32例室速进行分析。结果室速发作范围1~29阵,频率为76~210次/min,其中30例(93.7%)为短阵室速,20例(62.5%)发生在睡眠中,23例(71.9%)发作时无症状。分析表明室性期前收缩的提前指数和易损指数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不敏感;室速发作时的症状与频率、频度及持续时间有关,9例有症状者室速频率为(146.3±24.3)次/min,23例无症状者室速频率为(117.7±27.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多数室速预后良好,而有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棱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芪棱汤,每日1剂,并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30例,口服卡马西平,0.1g,tid。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时间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疼痛VAS效果值为(4.23±1.76),对照组疼痛VAS效果值为(3.27±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睡眠时间效果值为(199.97±46.47)min,对照组睡眠时间效果值为(98.07±60.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棱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9.
常言“久病成医”,实则久病未必成医,必须在久病中重视保健知识,才会对健康有所神益。我对医学本一窍下通,由于接触到有利环境,使我五十年常学不辍,虽只学到些许皮毛,却助我越过险滩,从青年时的“不治之病”,获得如今的耄耋之寿。 因病学知 善渡劫波 我甘七岁在朝鲜战场发现心脏疾患,回国住进北京协和医院,被诊为重度风湿性心脏病,双瓣膜严重狭窄和闭锁不全。医生背地判断我只有三至五年的寿命。真没想到,在十几年残酷战争中能幸存下来,如今却获不治之症。开始我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观察中药复方芪棱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3-07/2003-12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加芪棱汤),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值分别为(4.21±1.74)mPa/s,(1.52±0.74),(234.21±64.87)μg/L,(3.16±0.77)g/L,明显低于治疗前(6.12±1.44)mPa/s,(1.74±0.22),(276.15±63.25)μg/L,(4.56±0.89)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调整凝血纤溶活性,可能是芪棱汤治疗TIA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