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宇廷  周怀文  余秀专  张剑 《贵州医药》2004,28(3):200-203,F00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阻塞性黄疸患者 30例作为实验组 ,另选取同期住院的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 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谷草转氨酶 (GOT)、谷丙转氨酶 (GPT)、胆红素 (TBil)、白蛋白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取阻塞性黄疸患者肝组织作成 10 %生理盐水匀浆 ,计算每克 (湿重 )肝组织NO -2 含量 ;取材同上 ,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 ,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计算HE染色切片肝细胞坏死面积。相关分析肝组织坏死面积与肝组织NO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一氧化氮、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肝组织坏死面积与NO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血清NO含量与血清谷草转氨酶 (GOT)、谷丙转氨酶 (GPT)、胆红素 (TBi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 ,体内一氧化氮水平的高低与肝损伤程度相平行 ,抑制或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可能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检测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可成为了解梗阻性黄疸患者肝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NO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生理条件下,NO由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合成。发挥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改善缺血、缺氧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NO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发挥细胞毒性作用。有研究表明,NO参与了内毒素所致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肝硬化等的过程。有动物实验报道,NO与阻塞性黄疸模型鼠肝损伤有关,但在临床上,NO在阻塞性黄疸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尚未见报到。  相似文献   
3.
郭宇廷  秦建国 《西南军医》2011,13(6):1015-1016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 ERCP)和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ectomy EST)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34例经ERCP/EST检查治疗的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和10例经保守治疗的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全部插管成功,均接受EST治疗。10例患者给予严格的抗胰腺炎治疗,两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好转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治疗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ERCP/EST组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ERCP检查是必要的,且早期进行EST治疗安全、有效,对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cell,CAR-T)免疫疗法,是当下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之一,也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CAR-T疗法是指通过采集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在体外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基因与T细胞嵌合,进而将重新编码的T细胞回输入患者体内的免疫疗法。因其近年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治疗效果明显,这使得各领域科学家及临床医师对CAR-T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开始了探索。但因胰腺癌本身存在的异质性、微环境的复杂性、靶点的非特异性、瘤体组织的特异性等特点,CAR-T免疫疗法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还面临重大挑战。本文就CAR-T的基本特点、目前胰腺癌的热门靶向抗原及其现阶段主要的困境做简单的概述,并总结了近期关于CAR-T研究的新进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郭宇廷  秦建国  韩民 《贵州医药》2005,29(7):606-607
近年来随着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胆总管结石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上的广泛应用,EST术后急性胰腺炎及无临床症状的血清淀粉酶增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文献曾报道西米替丁及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探讨糖皮质类药物地塞米松在防治EST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中的预防作用,并与乌司他丁及安慰剂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插管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开展的对于 ERCP 插管困难的280例患者实施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按照实施预切开术的先后,将280例患者分成 A、B 两组。A 组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预切开术初期的143例病例;B 组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汲取前一阶段经验教训,采取摆正乳头、看清轴向、短距离、分层、逐步、点切的方法进行的137例病例。比较两阶段预切开术后的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的操作经验及技巧。结果 A 组143例预切开术后插管成功113例,成功率79.02%,穿孔5例,发生率3.49%,出血4例,发生率2.80%,急性胰腺炎6例,发生率4.20%,无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发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0.49%。B 组137例预切开术后插管成功134例,成功率97.81%,穿孔1例,发生率0.73%,无消化道出血病例,急性胰腺炎3例,发生率2.19%,无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胆囊炎发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2.92%。A 组与 B 组比较,预切开术后插管成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困难插管的 ERCP 病例,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是提高插管成功率十分必要的有效方法,然而,预切开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在避免盲目随意应用的基础上,按照摆正乳头、看清轴向、短距离、分层、逐步、点切的要领,由资深内镜医师操作可明显提高预切开术后插管成功率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