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与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每组43例,治疗3d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约为90.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31例,总有效约为72.0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垂体后叶素而言,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GERD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分别在治疗4周及8周后复查消化内镜,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于治疗GER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伟福  郭婉薇  许鸣 《新医学》2011,42(2):109-111,F0003
对1例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88岁,以纳差、腹胀,并逐渐加重为首发表现,行腹腔镜探查术及网膜活组织检查术,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345影响胃癌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MKN45以沉默miR-345表达,采用实时英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细胞中p21Cip1水平,随后检测CDK4、CDK6、Cyclin D1、p-Rb、Rb蛋白水平,进一步克隆形成实验比较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45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MKN45可以抑制miR-345的表达;p21Cip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低miR-345表达的胃癌细胞系中升高;下调miR-345的表达后MGC803、MKN45细胞中CDK4、CDK6、Cyclin D1和总Rb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沉默miR-345的表达能够明显阻滞胃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进程,减慢细胞生长速度;其机制与上调p21Cip1进而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沟槽状胰腺炎(groovepancreatitis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也称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多隐匿起病,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形成波及胰头部、十二指肠和胆总管下段的炎性肿块,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扩张,临床上常与胰头癌及以胰头肿块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难以鉴别.按照是否影响胰腺实质又分为单纯沟槽状胰腺炎和节段型沟槽状胰腺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沟槽状胰腺炎是胰腺癌发生的一种癌前病变.本文报道长海医院消化科新发沟槽状胰腺炎1例,并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蔡少薇  郭婉薇  许鸣 《新医学》2011,42(8):559-560,F0003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该文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以反复呕吐、腹痛、腹泻1月余为首发表现,行腹水、电子胃肠镜病理、CT等检查,确诊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9.
肝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内成体干细胞,与肝脏发育和再生修复密切相关。肝干细胞所具有的无限自我更新与双向分化能力使它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及制备生物人工肝最理想的细胞来源。从肝脏中存在干细胞样细胞的提出,到动物体内卵圆细胞的分离成功,再到人成体肝源性干细胞的发现,人们对肝干细胞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人成体肝源性肝干细胞的发现,为肝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并可能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miR-345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iR-345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3株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MKN45)及48例配对的胃癌与癌旁组织中miR-345的表达水平,并对miR-34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PicTar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345潜在的重要靶基因。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胃癌细胞系及胃癌组织中miR-345表达明显升高(P<0.05);miR-345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P=0.005),TNM分期(P=0.003),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1)密切相关;过度表达的miR-345预示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更短;miR-345潜在的重要靶基因为CDKN1A、BBC3和RUNX3。结论 miR-34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诊治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