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的某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芯片,分析129例肾移植受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L-4、IL-6及其受体的21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结果5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中分布明显不同,分别是基因型IL-6R(-183GG、G/A)、IL-10(-824C/T,-597C/A)及TNF-α(-308GG、G/A);等位基因为IL-10R1(1112G/A)、IL-6R(-183G/A)、IL-4R(1902A/G)、TNF-α(-308G/A)及TGF-β1( 869T/C)。结论基因型IL-6R(-183GG)、IL-10(-824C/T,-597C/A)及TNF-α(-308GG),等位基因IL-4R(1902A)、IL-6R(-183G)、IL-10R1(1112G)、TNF-α(-308G)及TGF-β1( 869C)是肾移植后感染的易患因素;而基因型IL-6R(-183G/A)和TNF-α(-308G/A)可能为移植后感染的非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放射免疫导向药物用以诊断和治疗膀胱癌。 方法 通过 2 巯基直接还原标记法将放射性核素188Re(188铼 )标记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 1,标记产物188Re BDI 1经尾静脉注入荷人膀胱癌裸鼠体内 ,检测其在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 结果 188Re BDI 1的标记率为30 % ,放射化学纯度为 90 % ,免疫活性分数为 5 8.6 8%。在裸鼠体内 ,肿瘤对188Re BDI 1的摄取率在2 3h达到高峰 ,以后随时间推移 ,逐步下降。 2 3h时T/NT比值 (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之比 )明显增加 ,平均T/NT为 4.42 ,最大为 16 .19(肿瘤 /肌肉 ) ,随时间推移T/NT比值有所下降 ,48h时T/NT比值仍保持在高水平 10 .41(肿瘤 /肌肉 )、70h时T/NT比值 3.41(肿瘤 /肌肉 )。结论 188Re BDI 1在裸鼠体内对膀胱癌移植瘤有靶向定位作用。188Re BDI 1有可能成为膀胱癌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的导向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肾移植后1年时血环孢素A(CsA)浓度对存活超过10年的肾移植受者的影响.方法 以肾移植后存活10年以上、移植肾有功能、长期服用CsA并规律随访的380例肾移植受者为对象,380例肾移植后均采用以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根据肾移植术后1年时血CsA浓度将受者分为5组:组1的血CsA浓度>0.208μmol/L(1μmol/L=1201.9 μg/L);组2的血CsA浓度为0.166~0.208μmol/L;组3的血CsA浓度为0.125~0.166μmol/L;组4的血CsA浓度为0.083~0.125 μmol/L;组5的血CsA浓度<0.083 μmol/L.分析各组术后1年、5年和10年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酸(UA)、胆固醇(CH)、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红素总量(TBil)、白蛋白(Alb)、Hb、WBC和有无蛋白尿.结果 术后5年时,组1和组2的SBP明显高于组3、组4和组5(P<0.05);组5的UA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而Alb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组4和组5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术后10年时,除个别组的SBP、DBP、DBil、TBil和CH外,各组间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术后5年还是10年,各组间S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移植后1年时血CsA浓度对移植肾的远期(10年)功能影响不大,但血CsA浓度较高者(>0.166μmol/L),肾移植后5年、10年时高血压发生率、高尿酸发生率和尿蛋白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不同时期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和治疗策略,以提高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7月于我院因肺部感染住院患者61例.按照肺部感染发病距肾移植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近期感染组(术后≤12个月);远期感染组(术后>12个月).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病原学、临床表现、治疗、病程和转归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43例近期感染病例多表现为发热、胸闷气促,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间质性改变,病原体以巨细胞病毒和真菌较多见,常需抗病毒、真菌、细菌综合治疗,并及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18例远期肺部感染病例有肺部体征和咳嗽、咳痰症状,影像学表现单侧局限改变,但合并心脏、胃肠道并发症较多见,有并发症者病死率较高. 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肾移植术后远、近期发生的肺部感染在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等方面各有其特点.据此,早期积极取得病原学证据、针对病因施治、预防并发症、积极治疗合并症可能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6.
更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国产更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效果,并与伐昔洛韦比较。方法:60例肾移植病人,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8±s12)a,随机分为2组。均于术后d7~10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组予更昔洛韦250mg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iv,gtt,bid;伐昔洛韦组予伐昔洛韦300mg,po,bid,疗程均为2wk。观察术后6mo内的CMV感染情况,检测CMV血清学指标。结果:术后3mo的CMV抗原阳性率和抗CMVIgM抗体阳性率,更昔洛韦组均低于伐昔洛韦组(P<0.05),而抗CMVIgG抗体阳性率,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CMV上呼吸道感染10例,更昔洛韦组2例(7%),伐昔洛韦组8例(27%),P<0.05;发生CMV肺炎4例,更昔洛韦组1例(3%),伐昔洛韦组3例(10%),P>0.05。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更昔洛韦组低于伐昔洛韦组(10%vs37%,P<0.05),且发生时间延迟。结论:术后静脉注射更昔洛韦较口服伐昔洛韦能更好地预防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膀胱灌注99mTc BDI 1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99mTc BDI 1111~ 2 2 2MBq对 39例膀胱癌患者和 8例其他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 ,计算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放射性计数之比 (T/NT值 )。 结果 膀胱癌患者不同体位γ显像在肿瘤部位有明显放射性浓聚 ,膀胱癌显像阳性率 (灵敏度 )为 94.1% ,特异性为 87.5 %。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可显示直径 <1.0cm(0 .5~ 0 .8cm)的肿瘤 ,T/NT值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态 (乳头状 /非乳头状 )有关。 结论 多体位放射免疫显像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可测定肿瘤体积 ,判断肿瘤位置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多个移植中心138例儿童肾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个移植中心自1986年3月至2010年5月间138例儿童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年龄为(13.8±1.4)岁,其中男性92例,女性46例.138例均随访观察1年以上.初始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主的三联方案,部分受者应用抗体诱导治疗.结果 术后1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9.3%和95.7%.术后38例(27.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5例出现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但均在1个月内恢复.其他并发症为移植肾动脉狭窄8例,尿瘘5例,输尿管坏死2例,高血压57例,高脂血症38例,多毛症32例,药物性肝损伤26例,尿路感染25例,牙龈增生22例,肺部感染21例,骨髓抑制12例,单纯性疱疹10例,糖尿病8例.受者术后1年体重增加4~13 kg,身高增加2~7 cm.结论 细致地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加强随访,提高受者服药依从性是儿童肾移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小肾癌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小肾癌 (SRCC)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分级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直径≤ 3cm的小肾癌患者 76例。其中有血尿、腰痛的 17例计为症状组 (2 2 .4 % ) ,健康体检或因其它疾患就诊偶然发现的 5 9例 (77.6 % )计为无症状组。 6 9例行B超检查 ,诊断率 84 .1% ;76例行CT检查 ,诊断率 94 .7%。 结果  76例患者均行经腰部斜切口根治性肾切除术 ,病理诊断均为透明细胞癌。术后随访 32~ 87个月 ,平均 6 2 .7个月。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术后 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10 0 .0 %、5 3.3%、33.3%和 10 0 .0 %、90 .6 %、77.4 % ,两组 3年和 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小肾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B超和 (或 )CT等影像学检查。无症状患者的远期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有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10.
髓质海绵肾(MSK)又称髓质集合管扩张症,系指一侧或双侧肾内单个或多个锥体内集合管的囊性扩张,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20000~1/5000,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易误诊,在少儿阶段发病并出现肾衰竭者较少见[1].本文报道1 例少儿髓质海绵肾的诊治经过及肾移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