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评估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常规检测基础上联合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9年2~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住院的169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完善其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差异,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升高的比例及其差异。计算应用替诺福韦酯(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169例HIV感染者中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5例(3.0%),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者17例(10.1%),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P = 0.007)。血肌酐升高者10例(5.9%),血清胱抑素C升高者20例(11.8%),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P = 0.042)。在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9例(3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与≥ 200个/μl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94(0.83,1.05)mg/L、0.85(0.77,0.9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02、P = 0.003)。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9、2.2和1.4。 结论HIV感染者中,单纯以尿常规为依据评估有无蛋白尿,以血肌酐水平为依据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会低估肾功能损伤的患病率。在常规检测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基础上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提高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均为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探讨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拟建立一个判断其预后的多因素评分系统 ,为临床治疗决策、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意见。研究了 170例重型肝炎患者 (存活组 4 5例 ,死亡组 12 5例 )的 2 0个临床指标 ,应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做单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后P <0 0 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回归分析后P <0 0 5的指标为参数 ,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一个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评分系统。单因素分析发现 ,代谢性酸中毒、血清 [Na+ ]、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临床分型、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血清尿素氮、自发性腹膜炎等 9个指标与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关 (P <0 0 5~ 0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 ,血清 [Na+ ]、凝血酶原活动度、临床分型、肝性脑病是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以该 4项指标建立评分系统。总分≥ 5为判断患者死亡的临界值。应用该评分系统回顾性判断 17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符合率为 80 %。此评分系统对于早期判断、评估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积极的预防、治疗其危险因素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不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方法选择未进行HAART的HIV/AIDS病人,同时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空腹血脂水平,比较不同CD4细胞水平的HIV/AIDS病人的血脂水平,重点观察HDL—C的变化。结果CD4细胞计数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1),CD4细胞计数〉200/μL组的107例病人的HDL—C为(1.02±0.29)mmol/L,≤200/μL组的139例病人的HDL~C为(0.84±0.35)mmol/L,≤200/μL病人的HDL-C较〉200/μL病人明显降低(P〈0.01)。而CD4细胞计数在200~51/μL的病人HDL-C为(0.96±0.30)mmol/L,≤50/μL的病人HDL-C为(0.72±0.36)mmol/L,≤50/μL的HDL-C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HIV感染可导致血脂异常,HAART之前的HIV/AIDS病人中,主要是HDL—C及载脂蛋白A1的降低,随着CD4细胞计数减少,HDL-C水平随之降低,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尚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以HIV感染者193人为研究对象,按照MS的诊断标准选择诊断为MS的患者为MS组,选对应的非MS患者为非MS组;按照Framingham风险评分筛选心血管病中高危患者为中高危组,低危者为低危组。分别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研究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9.33%,MS各组分中比例最大的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其次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更高,BMI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S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高于非MS患者,年龄、BMI和吸烟史与初治HIV感染者心血管病风险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组患者HIV RNA载量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与BMI与初治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风险有关,MS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高于非MS者。HAART治疗前需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监测并控制患者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艾滋病晚期的并发症之一,起病通常较急,进展快,预后不佳。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无显著特点,易被误诊误治。临床医师需要提高认识,在条件许可下及早进行脑活检明确诊断对治疗极为重要。本科室收治一例AIDS合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人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例AIDS合并PCNSL病人,脑组织病变经脑活检病理确立诊断,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其预后情况,并与同期89例AIDS合并其他部位淋巴瘤病人比较。结果 20例AIDS合并PCNSL病人占同期病理诊断淋巴瘤者的18.3%(20/109),均为男性,年龄平均为(35.8±14.2)岁,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7个/μL,其病理类型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共13例,伯基特淋巴瘤5例,其他2例为分型不明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8例死亡,4例经化疗缓解,存活,另有8例自动出院。AIDS合并PCNSL病人与AIDS合并系统性淋巴瘤病人相比,起病时间更短,CD4细胞计数更低,预后更差(P0.05)。结论 PCNSL是AIDS指征性恶性肿瘤之一,与严重免疫缺陷相关,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诊断需要活检证实,预后较差,及早诊断及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IDS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4月—2013年3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确诊为AIDS并在住院期间诊断肝功能异常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用药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载量、肝脏生化指标、肝损伤持续时间及处理措施、预后转归等.结果 AIDS...  相似文献   
8.
HIV抗病毒治疗临床实践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抗病毒治疗具有长期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艾滋病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近年来各国在HAART临床实践研究中都取得了进展,本文就国际知名艾滋病专家有关抗病毒治疗临床实践研究中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CD4阳性淋巴细胞的检测方法是通过计数外周血总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来计算T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数。这一方法需用手工或血细胞计数仪来计数总白细胞(WBC)和各分类白细胞,再用流式细胞仪或显微镜得出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相乘得出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数。这种双平台方法由于多步骤测定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很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例1:男,32岁.主因间断发热19 d,伴有皮疹2 d于2003-05-24以SARS入住我院.发病前没有明确的SARS接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