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1042例,对患儿临床资料及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岁、低体重、术前住院时间超过7d、多人病房、手术切口类型为Ⅲ类、医护人员年资〈5年及手术用时在60 min以上的患儿伤口感染发生率较高。结论患儿年龄小、体重轻、切口等级高、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用时长、医护人员年资低、多人病房等均是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在手术操作中做好围术期准备工作、提升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伤口护理等均可有效预防小儿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79例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最小6h,最大1个月。早产儿16例,低体重儿23例。肠旋转不良40例(51%);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26例(33%),其中隔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原因、诊治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06—2018-06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儿均在入院3 h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和胃穿孔修补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穿孔处胃壁肌层缺损。穿孔位于胃底部9例,胃大弯7例,胃后壁5例,胃小弯3例。其中3例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合并环状胰腺,1例合并气管食管瘘,2例合并十二指肠隔膜。经手术治疗22例患儿痊愈出院。其中男17例,女5例。早产儿16例,足月儿6例。体质量正常患儿19例,低出生体质量患儿5例。2例因术后严重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死亡,存活住院时间15 d。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主要由胃壁发育缺陷引起,胃内压增高是穿孔的诱因,是导致新生儿胃穿孔的主要原因。及早确诊和手术探查、积极围术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术中探查时应注意是否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十二指肠隔膜等疾病,避免遗漏而导致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腹裂手术成功及远期成活率。方法 1992年2月-2007年11月,应用新生儿自体脐带修补腹裂30例(A组);并对自体脐带修补的病例进行长期随访观察。1985年-1992年,用其他方法修补腹裂手术15例(B组),并与A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A组较B组在成活率及远期疗效方面显著增高,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新生儿自体脐带修补腹裂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先天性腹裂的成活率,且一般不需要行二次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骶尾部畸形胎瘤的病理特征并探究其治疗重点。方法分析案例,调查98例新生儿畸形胎瘤的治疗方案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年龄多在0~15d,经过手术治疗后1~3个月内基本无复发现象。结论新生儿骶骨尾部畸胎瘤大多属良性肿瘤,混合型占多数,在手术前做AFP检测,有一定参考作用,辅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约占小儿消化道梗阻的20%,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式多种。1998年DeLaTorre首创经肛改良Soave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2001年高亚等6[1]在国内首次应用此术式取得良好效果,该术式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患儿创伤小等优点渐成为流行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肠镜在小儿宽大基底部结肠息肉摘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宽大基底部结肠息肉患儿,将入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每组23例。单纯组采用单纯腹腔镜下息肉摘取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肠镜下息肉摘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及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与相关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患儿手术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与相关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肠镜应用于小儿宽大基底部结肠息肉摘取术中,能够更彻底地切除息肉,同时减轻患儿术后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据临床表现、直肠肛管测压、X线钡灌肠、指肠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77例行Ⅰ期经肛巨结肠切除根治术(改良Soave术),21例行Ⅰ期结肠造瘘术,Ⅱ期巨结肠切除根治术。其中14例经灌肠腹胀不能缓解而行结肠造瘘术,7例为消化道穿孔手术时,确诊为巨结肠而行结肠造瘘术。结果 98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52例随访1~3年,均生长发育良好,15例偶有污粪。结论新生儿巨结肠应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常见型巨结肠,Ⅰ期经肛巨结肠切除根治术(改良Soave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对长段型巨结肠,Ⅰ期腹会阴巨结肠根治术,或行结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2例患儿因各种原因未能行手术治疗,19患儿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3个月,黄疸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目前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的早晚与手术后效果有明显关系,出生2个月内的手术者,其病变较轻,胆管可能尚未完全纤维闭塞,因而黄疸消退较彻底,肝功能保留较好,手术疗效较好,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十二指肠穿孔的原因、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例婴幼儿十二指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为(20.3±9.3)个月,年龄范围9~34个月;发病时间为(3.5±1.2)d,时间范围2~6d。术前有典型腹膜炎体征4例。腹部X线平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2例,腹腔穿刺4例均抽出淡绿色肠液。结果本组8例均为单发穿孔,其中十二指肠球部穿孔7例,降部1例。本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7例,包括:开腹修补5例,腹腔镜下修补2例。其中,因吻合口瘘二次开腹行胃空肠吻合术1例,行切除穿孔部位肠段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8例患儿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报告:十二指肠溃疡4例(幽门螺杆菌均为阴性),其余为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组织。本组术后均内科口服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6~8周。4例术后一周左右做13C呼气试验均为阴性。全部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7年,8例均未见慢性腹痛等症状,生长发育良好;5例术后行胃镜检查未见溃疡发生。结论婴幼儿十二指肠穿孔病因复杂,溃疡穿孔是其主要原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激素、化疗药物、全身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胃肠溃疡发生。婴幼儿十二指肠穿孔常缺乏典型症状体征,腹部X线平片、彩色超声、腹腔穿刺、CT等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十二指肠修补术是婴幼儿十二指肠穿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