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古田县医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片,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单侧穿刺法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侧穿刺法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射线接触量.方法 2005年3月-6月,收治12例椎体压缩患者.男2例,女10例;年龄63~88岁.2例肿瘤性椎体病理骨折,余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累及节段17节,其中T71节,T114节,T126节,L14节,L31节,L51节.对17个压缩椎体进行单侧穿刺球囊扩张治疗,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者疼痛变化情况,不同时间点测定术椎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测定手术侧和对侧椎体高度.结果 单侧穿刺行PKP手术均安全完成.患者获随访9~13个月,术前VAS评分为(8.9±1.7)分,术后24h为(2.1±1.4)分,随访期末为(1.9±1.5)分,术后24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中部、后壁高度及Cobb角术前为(1.8±0.3)、(1.4±0.4)、(2.7±0.3)cm及(28.4±10.2)°,术后24h分别为(2.2±0.4)、(2.3±0.3)、(2.8±0.4)cm及(19.2±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两侧前缘高度均有所恢复,两侧高度净差值为0.1cm.结论 单侧穿刺法行PKP,能够很好地恢复脊柱形态,减少术者及患者的射线接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线粒体保护蛋白解偶联蛋白4(uncoupling protein 4,UCP4)在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 injury,SNI)模型小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21)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组(n=21),实验组损伤后饲养3,7,14 d。行为学采用测定小鼠热痛阈和Von Frey机械性痛阈;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对比小鼠脊髓L3-6节段背角内UCP4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SNI术后3 d,小鼠手术侧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术后14 d达最低值。UCP4分布于正常小鼠脊髓背角,SNI后3 d损伤组小鼠脊髓背角中的UCP4表达降低,图像分析表明UCP4的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背角中UCP4的表达在14 d时其降低程度最明显,图像分析表明光密度与对照组、3d和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I后脊髓背角线粒体保护蛋白UCP4表达降低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敏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能否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促进衰老个体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增殖能力。方法
以骨特异性早衰小鼠(SAMP6)为实验组,不发生早衰的R品系小鼠(SAMR1)为对照组,采用显微CT扫描技术验证SAMP6小
鼠的骨衰老表型。分离培养两组小鼠的BMMSCs,其中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Vc进行处理。采用
MTT法检测BMMSCs的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使用端粒酶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并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端粒
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水平。结果SAMP6小鼠具有骨衰老表型,SAMP6小鼠来源的BMMSCs的增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
均低于SAMR1 小鼠来源的BMMS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Vc 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AMP6 小鼠来源的
BMMSCs增殖能力随Vc浓度的升高而显著改善(P<0.05),同时其端粒酶活性和TERT表达水平有所提高(P<0.05),与增殖能
力具有相关性。其中,Vc发挥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为100 μg/mL,在1000 μg/mL时有抑制作用。结论维生素C能够增强衰老
个体来源BMMSCs的增殖能力,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端粒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颌面部软、硬组织具有特殊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结构,在人体咀嚼、发音、美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容易受到创伤、感染和先天性疾病等的影响。颌面部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而现有的临床修复方法以自体软、硬组织移植修复为主,会导致二次创伤且不利于塑形。因此,颌面组织缺损修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颌面软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复杂,并与唾液相接触,对相关修复材料和修复策略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口腔颌面部再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文章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再生领域相关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支架以及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学教育制度在考试制度和教育方法上与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都存在着偏差。如何改进我国医学教育制度,笔者就医学教育的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Bmi1是多梳(PcG)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它在维持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胸腺细胞的发育及Th2细胞的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Bmi1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参与肿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调节。由于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复发,肿瘤干细胞(CSC)的自我更新及肿瘤的放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Bmi1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Bmi1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其与CSC和放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颌骨和长骨全骨髓细胞组成并比较下颌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MSC)与股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F-MSC)异质性, 探讨不同谱系来源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功能特性差异。方法对文献中下颌骨与股骨全骨髓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集, 使用R语言的Seurat包进行数据处理, 参考既往文献报道标记基因对亚群进行细胞注释。计算M-MSC与F-MSC的差异表达基因, 并对MSC与其他亚群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细胞通讯分析。分别对上下调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 并对M-MSC和F-MSC的所有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 scRNA-seq分析显示下颌骨与股骨骨髓细胞组成相同, 但特定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存在差异。差异基因计算显示M-MSC和F-MSC间存在显著差异基因。细胞通讯分析显示M-MSC和F-MSC与骨髓其他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的配受体对数存在差异。进一步GO、KEGG、GSEA分析显示相比于F-MSC, M-MSC具有更高的细胞外基质生成潜能, 但对骨髓其他细胞, 尤其是免疫细胞的调控能力较低。结论 M-...  相似文献   
9.
10.
<正>线粒体是双层单位膜围成封闭囊状结构的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超过90%的能量,被喻为细胞的"动力工厂"。2005年,Lemasters[1]首次提出"线粒体自噬"(mitophagy)这一概念,主要指细胞内的线粒体在细胞衰老、活性氧产生过多等刺激下发生去极化损伤,被双层膜结构特异性包裹后与溶酶体融合,最终降解,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组由慢性进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