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塞来昔布片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塞来昔布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SB -C18色谱柱 ,以 0 .0 2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pH5 .8) 乙腈 (4 5 :5 5 )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以 5 甲基 2 硝基苯酚为内标物 ,检测波长为 2 5 2nm。结果 :塞来昔布在 10 .2~ 5 0 .1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 (r =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99.8% ,RSD为 0 .35 %。结论 :本法可用于该片的含量测定 ,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采用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品牌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疗效与成本。  相似文献   
3.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头孢呋辛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学效果,为临床选择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27例荨麻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抗过敏治疗荨麻疹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结论 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  相似文献   
5.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与梅毒分期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近5年的224例梅毒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各期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和形成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224例中36例发生血清固定,占16.07%,一期梅毒血清固定率4.35%,二期梅毒血清固定率11.88%,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率23.00%,与一、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潜伏梅毒发生血清固定女性多于男性(2∶1),血清固定形成时间较一期和二期晚。结论梅毒血清固定发生与梅毒分期有关,病期不明的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较高,加强对潜伏梅毒的早期筛查和及早治疗是防止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体表皮移植术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单纯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组痂皮脱落后外涂1%吡美莫司乳膏,每日2次。术后6个月评价皮损复色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3.3%和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表皮移植术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高于自体表皮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土茯苓治疗梅毒血清抵抗患者血清反应素的变化,探讨土茯苓治疗梅毒血清抵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性病门诊收治的血清抵抗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土茯苓加苄星青霉素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各21例,每3个月观察两组血清反应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反应素阴转率分别为61.90%和23.8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分别为9.52%和28.57%,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土茯苓可影响梅毒血清抵抗患者血清反应素的阴转,对血清抵抗的复发影响不清。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8例获得性多发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TMMA)的临床特征。8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8.2岁。皮损分布于双上肢、前胸、背后,均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间杂散在斑状毛细血管扩张,遇热或饮酒、摩擦后皮疹加重。组织病理基本上无特异性,8例甲苯胺蓝染色均阴性。5例误诊为持久性斑疹性毛细血管扩张,2例误诊为毛细血管扩张型环状紫癜,1例误诊为硬皮病。皮损予喜疗妥、丁苯羟酸乳膏、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乳膏均无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