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96例难治性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氟西汀,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HAMD总分减分率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1.3%,明显高于对照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比单用氟西汀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多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衢州市第三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2例,按照性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男性患者,实验组为女性患者。2组患者得知病情后(1、3个月)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心理状态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并对部分影响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影响参考对患者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结果 在患者得知病情1个月后和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SDS评分为(81.86±4.45)分;对照组SDS评分为(58.48±4.38)分,数据显示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男性更重,2组患者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病状况调查发现,患者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年龄外,经济来源、文化程度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障碍。对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病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业余爱好、睡眠质量、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为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发生抑郁的几率比男性大,且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业余爱好、睡眠质量、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为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的焦虑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增加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多用安定类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和依赖性。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应用稳心颗粒治疗50例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轻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sion scale,HAMD)24项版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分别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35例轻性抑郁障碍(研究组)和56例重性抑郁障碍(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研究组SDSS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总分及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早醒、工作和兴趣减退、阻滞、体重减轻、自知力障碍、日夜变化、人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绝望感等症状出现的频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疑病等症状出现的频率及HAMA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有88.57%的患者首次就诊于非精神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轻性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相对较多,而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相对较轻,首次多在非精神科就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3月选取某中学635名13~18岁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和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际调查630人,抑郁阳性(CES-D得分≥16)188例,抑郁阳性率为29.84%。调查对象CTQ-SF得分平均为(32.15±2.98)分,存在躯体忽视的比例最高(38.73%),被躯体虐待的比例最低(2.22%)。累积0条CTQ 252人,占40.00%;累积1条CTQ 198人,占31.43%;累积2条CTQ 115人,占18.25%;累积≥3条CTQ 65人,占10.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034,95%CI:1.012~1.056)、父母离异(OR=1.124,95%CI:1.087~1.162)、家庭不和睦(OR=1.025,95%CI:1.024~1.158)和CTQ累计数目多(ORCTQ=1=1.528,95%CI:1.214~1.923;ORCTQ=2=3.067,95%CI:1.325~7.102;ORCTQ≥3=10.361,95%CI:3.059~35.093)是青少年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和儿童期创伤经历多是青少年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社会支持与失独者抑郁、孤独感和生命质量的关系,为从社会支持角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2018年4月—2018年6月失独者13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SDS)、孤独感量表(UCLA)和生命质量SF-36量表(SF-36)对其进行评定,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对象PSSS平均得分为(45.75±11.62)分,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SDS得分高于高社会支持状态组(t=2.658,P=0.009),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UCLA得分高于中社会支持状态组(t=2.062,P=0.042)和高社会支持状态组(t=2.907,P=0.005),PSSS的得分分别与SDS及UCLA得分呈负相关(r=-0.376,P=0.013,r=-0.412,P=0.011),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MCS得分低于中社会支持状态组(t=-2.331,P=0.022)和高社会支持状态组(t=-2.478,P=0.015),PSSS的得分与MCS得分呈正相关(r=0.560,P=0.007)。 结论 社会支持对失独者抑郁、孤独感有一定程度影响,社会支持对失独者生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更高的社会支持程度意味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的焦虑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增加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临床治疗多用安定类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和依赖性。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应用稳心颗粒治疗50例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71例TRS患者按随机系统抽样法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给予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脱组5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4、8、12周末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8、12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量表及GA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2周末阴性症状量表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12周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8、12周末PANSS阳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及GA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53.33%。对照组总有效率25.8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CT合并利培酮治疗TRS阴性症状较单用利培酮治疗更为有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奎硫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组(单用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奎硫平组(合用组),共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6周末,合用组疗效显著,显效率为85.19%,与单用组70.3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52,P〈0.05);合用组在1周末起效,单用组在2周末起效;两组治疗后1,2,4周末HAMD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TESS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奎硫平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41例焦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79例采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周治疗有效率[81.0%(64/79)]高于对照组[79.0% (49/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1%(8/79)]低于对照组[32.3%(20/62),P<0.05].结论 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治疗焦虑症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