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钢平  郎小丽 《医药导报》2009,28(2):237-237
目的建立用于多潘立酮片真伪鉴别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Eclipse XDB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 0.5%醋酸铵溶液(85:15),检测波长:289 nm。结果可有效鉴别多潘立酮,打击伪劣药品。 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小儿至宝丸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由陈皮、羌活、人工牛黄等25味中药制成,具有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作用,临床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等。原质量标准只有冰片和羌活的鉴别,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对该品种的要求,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该品种质量标准进行了提高研究,本文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陈皮和人工牛黄进行了鉴别试验,空白对照无干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小儿至宝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2%醋酸水溶液(35:65);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1。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0.05—0.5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0.22%。结论:该方法快捷、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中非法掺加化学药品,是当前不法分子制售假药的新趋势。制假者利用中成药所含成分复杂,质量标准不完善等特点,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掺加化学药品,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应尽快建立中成药中非法掺加化学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并从法律上加以界定。为打击假劣药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使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得到有效扼制。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复方氨息香酊中苯甲酸和樟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息香酊中苯甲酸和樟脑的含量。方法以XDB-C18为色谱柱,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结果苯甲酸和樟脑分别在0.032~0.160mg、0.008~0.040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7、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8%、99.69%,RSD分别为0.4%、0.9%。结论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方氨息香酊中苯甲酸和樟脑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