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2例F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西沙必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χ2=13.08,P<0.01。结论阿米替林与西沙必利联合使用可提高FD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镜下微波与抗幽门螺杆菌(HP)联合治疗成熟型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活检孔导入微波同轴导线对成熟型隆起糜烂性胃炎300例(1480处病灶)进行微波治疗,其中25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联合行抗HP治疗,并进行了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病例治疗8周后复查胃镜,治愈率为93.3%(280/300),好转率6.7%(20/300),有效率100%(300/300);255例HP感染者经抗HP治疗后有235例转阴;2年复发率为10%.微波治疗后1周内均有轻度上腹辣痛,3例(1%)出现轻度胃出血。未出现穿孔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微波联合抗HP治疗EGP操作简便,疗效好,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90例大肠癌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的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大肠癌患者CD3^+、CD4^+比例、CD4^+/CD8^+比值下降且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CD8^+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Dukes分级的增加这种变化更加显著。结论大肠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4.
邹尤宝  饶官华 《山东医药》2010,50(45):102-103
既往早期胃癌(EGC)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EGC的治疗已从单纯外科手术转向内镜治疗。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EGC内镜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在1998年1月~2004年1月的13600例胃镜检查中共检出胃黄色瘤58例,均经病理证实,对其中44例进行了微波治疗,并进行了1年以上的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邹尤宝  陈哲 《广西医学》2003,25(12):2512-2512
大肠黑变病 (Melanosis coli,MC)是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 ,多发生于老年便秘并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者 ,大肠镜及其粘膜活检可确诊 ( 1 ) 。MC是一种少见病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大肠镜的广泛应用 ,本病的检出率日益增多。 1 996年 8月至 2 0 0 3年 2月我院 2 2 4 2例大肠镜检中 ,发现本病 2 2例 ,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中 ,男 1 7例、女 1 5例 ,年龄 2 2~75岁 ,平均年龄 5 8.86岁 ,其中 6 0岁以上者 1 4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 :便秘 1 3例 ,腹泻便秘交替 4例 ,…  相似文献   
7.
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 (EGP)与幽门螺杆菌 (Hp)及胃泌素 (Gas)的关系。方法 对胃镜检查确诊为EGP(EGP组 )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 )患者各 2 0 0例进行Hp、Gas测定 ,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EGP组Hp感染率较CSG组高 (P <0 .0 1) ,血清Gas浓度和增高率也较CSG组高 (P <0 .0 5或 0 .0 1)。EGP组Gas浓度与Hp感染情况有关 (P <0 .0 1)。结论 Hp是EG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EGP患者Gas浓度升高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吞入上消化道的各种物体,因不能被消化吸收,可造成消化道糜烂、出血、穿孔或梗阻等消化系异物急症。以往传统治疗方法为紧急外科手术取出或待其自然排出,患者痛苦多,危险性大,并发症多。自1999年10月~2003年8月间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上消化道异物38例共42件,其中36例40件异物经胃镜成功取出。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与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24例贲门失驰缓症者给予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于同期选取21例实施气囊扩张术的贲门失驰缓症者进行对比研究,且对两种手术方案、总体症状评分、钡餐检查和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放置食管支架术者总体症状评分和钡餐检查结果均优于气囊扩张术(P<0.05),但食管支架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气囊扩张术(P<0.05),随访结果显示食管支架术手术方案复发率低于气囊扩张术手术(P<0.05)。结论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术疗效优于气囊扩张术,进一步加强食管支架手术研究、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改进支架性能对提高手术疗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多以腹痛、血便为首发和主要症状,内镜下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出现溃疡和肠腔狭窄.结论 早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确诊本病、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