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造影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PCI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LVEDP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 301例患者中有125例(9.61%)发生CIN。确定CIN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慢性肾病、糖尿病史、贫血、心力衰竭、急诊程序等。与非CIN组[(14.4±6.6) mmHg]相比,术后发生CIN的患者平均LVEDP[(18.4±8.7) mmHg]升高(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VEDP≥20 mmHg可独立预测CIN的发生(OR 1.26,95%CI 1.08~1.47),低射血分数患者LVEDP对CIN的预测价值增强。由LVEDP升高所确定的高危患者的造影剂用量与那些未发现的患者相当。结论 LVEDP是CIN的独立预测指标。LVEDP(≥20 mmHg)升高的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较高。在CIN预防中,LVEDP升高所定义的高危患者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参芍口服液对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外因子/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参芍口服液10 mL每天3次.在术后不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ox-LDL构建HUVEC细胞损伤模型,并将模型细胞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另取正常细胞作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均在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0.9%NaCl进行培养;对照组在培养基中加入10μmol·L^(-1) Y-27632 5μL进行培养;实验组在培养基中加入10μmol·L^(-1)阿托伐他汀5μL进行培养。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RhoA(p-RhoA)、ROCK1和ROCK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细胞相对活力分别为0.78±0.08,0.75±0.11,0.43±0.06和1.01±0.0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78±0.76)%,(38.56±0.95)%,(69.55±0.36)%和(9.85±0.26)%,p-Rho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3±0.05,2.15±0.03,4.32±0.05和0.99±0.01,ROCK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8±0.02,2.86±0.04,4.71±0.06和0.97±0.04,ROCK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5±0.03,2.21±0.07,4.46±0.02和1.01±0.02。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h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血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二者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74例明确诊断为HF患者(病例组I),120例经诊断未有HF的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患者(病例组II),20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的NT-proBNP和cTnI的浓度。分析三组人群的血液中NT-proBNP和cTnI水平差异以及NT-proBNP和cTnI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并随访观察患者(病例组I和II)死亡及心衰再入院事件的发生。结果病例组I全血中NT-proBNP和cTnI分别为3765.00±1765.34ng/L、0.029±0.012μg/L,病例组II全血中NT-proBNP和cTnI分别为778.5±354.33ng/L、cTnI为0.018±0.011μg/L,病例组I的NT-proBNP和cTnI分别明显高于病例组II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T-proBNP为105.5±68.21ng/L、cTnI为0.010±0.002μg/L。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I和病例组II中NT-proBNP和cTnI浓度均有升高。联合检测平行(并联)试验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91%和99.06%。随访结果提示,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分组间的患者死亡率或因心衰再入院率有显著性差异(Logrank test,p<0.05)。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对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心肌激酶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参芍口服液组(C组)、瑞舒伐他汀组(D组),每组10只。C组、D组分别于术前3 d给予参芍口服液8ml/d、瑞舒伐他汀10 mg/d灌胃,A组、B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分析各组大鼠心肌HE染色情况、MMP-2和TIMP-2的表达、心肌激酶变化。结果心肌HE染色:A组心肌结构正常,B组心肌细胞破坏最严重,C组心肌细胞破坏程度较B组和D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A组C组>D组>B组,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心肌酶:CK的水平A组有很少量的表达,其余各组均有大量表达(P<0.05);CK-MB、LDH的水平A组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理变化及心肌细胞中survivin、p27、c-myc及c-fos mRNA和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5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二甲双胍组,另选1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喂养6周后,利用光镜和病理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用RT-PCR检测心肌survivin、p27、c-myc及c-fos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survivin、p27、c-myc及c-fos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间质成分少;糖尿病组心肌细胞肥大、水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宽,心肌间质成分明显增多,血管周围基质明显增多,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二甲双胍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间隙较窄,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基质较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二甲双胍组c-f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二甲双胍组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c-myc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于糖尿病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病理改变与survivin、p27、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改变心肌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而可能与survivin、p27、c-myc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非分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预后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568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309例冠状动脉非分又病变患者.植入Excel支架.术后6、12及18个月临床随访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术后6、12及18个月两组死亡(心性和非心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无差剐(P>0.05),6及12个月两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无差别(P>0.05),18个月两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存在差别(P<0.05).结论 Excel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邸亚丽 《校园心理》2005,3(5):15-15
听过这样的故事吗?集体拍照时,没有一个人不关心自己的形象。可是当摄影师大喊:“一———二——三”的时候,总有几个人睁大眼睛坚持了好一会儿,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成了闭目状,留下的只是遗憾。有人大喊:“再来一张!”“再来一张”就一定解决问题么?这时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