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24例经单孔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经CT检查确诊,都行单孔穿刺引流术。结果:所有病例3~5d拔管,均良好或痊愈出院,随诊16~18月未复发。结论:单孔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微创、简单、高效和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结果 将106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反复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治疗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血性脑脊液.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率和恶心、呕吐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利于缓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降低远期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反复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治疗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血性脑脊液。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率和恶心、呕吐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1年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利于缓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降低远期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价值.方法 对采用腰穿置管引流方法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结论 通过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AH,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邱小高  洪莹 《江西医药》2015,50(2):121-123
目的探讨影响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38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部位、术前HUNTHESS分级、动脉瘤破裂情况和动脉瘤破裂次数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不同性别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病史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情况相互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术前不同HUNT-HESS分级的预后情况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1,P<0.05),术中动脉瘤未破裂与否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5),动脉瘤破裂不同次数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发病部位等一般病史资料对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而术前不同HUNT-HESS,动脉瘤破裂,术中动脉瘤多次破裂则影响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在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评估,术中操作仔细,防止动脉瘤的破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16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与研究组80例。研究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然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96.47%,对照组显效率58.63%,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