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12年1-10月的住院病历进行筛查,将有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012年1-10月病历46267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27976份,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60.47%。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排序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2518.77元,平均住院抗菌药物费用为992.82元,平均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占平均住院药品费用的39.42%。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3d者达79.00%,抗茵药物应用以单用为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起点高、疗程长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怀疑药物引起水肿患者的治疗,分析引起水肿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结果:通过讨论分析发现伊曲康唑和糖皮质激素引起水肿的可能性最大,临床药师进行了针对性的药学干预,患者水肿明显消退,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协助医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上报的66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6例ADR报告中,大于70岁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96例,占14.4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589例,占88.44%);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最多(173例,占25.98%),中药制剂次之(135例,占20.27%);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252例,占37.84%).结论:应正确认识和重视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蚕砂竹茹陈皮水治疗小儿发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儿科门诊2019年9月~2020年10月确诊的200例小儿发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蚕砂竹茹陈皮水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蚕砂竹茹陈皮水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PLT)、血乳酸(LA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ICU确诊为脓毒血症的112例病例进行分析。根据28d生存率分为A组:好转组(病情治愈或病情好转,转出ICU至普通病房),有88例;B组:恶化组(死亡及病情明显恶化),有24例。记录相关资料并收集入科时血清PCT、PLT、LAC水平。结果 A、B两组入科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组间比较,B组PCT、LAC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LT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预后好转患者的血清PCT、LAC水平明显低于预后恶化患者,脓毒血症预后好转患者的血清PTL水平明显高于预后恶化患者,血清PCT、PLT、LAC可作为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院药师参与1例怀疑药物引起精神异常患者的治疗,分析患者入住ICU后引起精神异常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药物因素(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现最有可能引起精神异常的药物为伏立康唑、美罗培南和硝普钠,停用这3种药物并使用镇静、抗焦虑药物后,患者出院时未出现精神异常症状。本文就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普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1年1—6月)、干预后(2014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各200份,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6.50%(193/200)、27.00%(54/200),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分别为24.87%(48/193)、74.07%(40/54),预防性用药疗程分别为4.50、1.20 d。结论: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普宁市人民医院2013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26株肠杆菌科细菌及其产ESBL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均在50%以上,尤以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离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是产ESBL的代表菌种;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加酶抑制剂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该院肠杆菌科产ESBL菌的耐药性在四个季度间无明显差异;ESBL介导的细菌耐药性复杂而难治,必须长期严密地监测产ESBL菌情况,合理采取干预措施,遏制产ESBL菌的流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