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62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对62例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选取呼吸紊乱指数(RDI)≥5的35例患者为OSAS组,RDI<5的27例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指标。结果OSAS组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SAS组白昼血压明显高于夜间血压(P<0.01);而对照组睡眠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OSAS组最低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睡眠结构破坏和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患者可出现睡醒后血压升高,这可能是部分高血压的病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有利于高血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鼻腔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6 0岁。因右侧鼻出血 2周 ,鼻塞 4d入院。 2周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出血 ,量约1 0ml,可自止。 4d前出现右侧鼻塞 ,以右鼻腔新生物性质待查收入我科。体检 :右侧鼻腔见一新生物 ,约 2cm× 3cm× 1 .5cm ,质中 ,颜色稍白 ,表面不光滑 ,触之易出血 ,基底位于中鼻道 ,鼻中隔左偏。取鼻腔新生物活检报告为肉芽肿型血管瘤或上皮样血管瘤 ;CT示右侧鼻腔内可见软组织影填充 ,CT值 49~ 5 9Hu ,鼻咽腔形态正常 ,颅底骨质未见破坏征象。遂于全麻下行鼻侧切开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中鼻道 ,压迫下鼻甲 ,完全摘除肿物 ,…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46岁。因咽部异物感 3个月 ,呼吸困难 4天入院。3月前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 ,吞咽时明显。4天前出现呼吸困难 ,发音含糊不清 ,不能平卧。以会厌囊肿收入我科。体检 :会厌舌面一淡黄色肿物 ,光滑 ,约 4cm× 4cm× 3cm,基底未见 ,仰卧时有轻度呼吸困难。诊断 :1会厌囊肿 ,2喉梗阻 度。准备于支撑喉镜下行会厌囊肿摘除术。术中考虑囊肿巨大 ,且有轻度呼吸困难 ,拟先行囊肿穿刺探查 ,患者突然出现窒息 ,紧急气管切开 ,窒息症状缓解。喉镜下见囊肿基底位于会厌舌面近左侧会厌谷 ,广基 ,表现见扩张血管。完整摘除囊肿(附图见…  相似文献   
4.
慢性咽炎患者喉咽反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咽炎与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12例慢性咽炎患者行24小时双探头(食管和咽部)pH值监测,将检查出的62例LP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抑制胃酸药和清热解毒的咽炎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清热解毒的咽炎药,对两组咽部症状缓解及病变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慢性咽炎的体征多样化,实验组35例,有效率94.29%(33例),对照组27例,有效率77.78%(21例),P<0.05.结论 LPR是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病因,使用抑酸剂可明显改善喉咽反流,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咽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慢性炎症,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还很不理想,对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我们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慢性鼻-鼻窦炎黏膜纤毛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CYFRA 2 1 1(CYFRA)在头颈鳞状细胞癌 (以下简称鳞癌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们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electro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 ,ECLIA)检测头颈鳞癌患者CYFRA的血清水平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分析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3月 2 2例头颈部良性肿瘤 (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瘤和黑色素瘤 )患者 ,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平均 ( x±s,以下同 )年龄 (38 32± 15 76 )岁 ;30例头颈鳞癌 (喉癌、鼻咽癌、口腔癌和上颌窦癌 )患者 ,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喉三维CT重建下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测量方法,探索声门闭合不全对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影响,分析声门闭合不全发声疲劳可能的气流动力学原因.方法 采用双源薄层CT,嘱受试者发/i:/音时扫描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门闭合组),深吸气时扫描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麻痹侧声带(声门闭合不全组),经深吸气时扫描另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带外展组);导入影像数据于Mimics软件,构建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联合这两模型测量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差异;并尝试采用材料的斜截面应力分配原理进行声门下压力分析,探讨声门下收敛角度对启动发声时声带振动可能的影响.结果 声门闭合组、声门闭合不全组及声带外展组的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分别为33.49°±3.75°、55.03°±2.61°及75.02°±7.3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可以通过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进行有效测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会引起该角度增大,可能会导致声门下压力作用于声带下方的剪切力和正应力的分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发声困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