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和左室射血分数,判定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0.0%(χ^2=16.293,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少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与对照组的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玉龙  邢玉良  孙艳 《河北医药》2010,32(22):3146-314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93例作为CHF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Ⅱ、NYⅢ级和NYⅣ3个亚组,选健康体检4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BNP和hsCRP.结果 CHF组的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增高,呈正相关(P〈0.05).结论 BNP和hsCRP水平升高是CHF的病理特征,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荷量加高维持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负荷剂量组两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另外常规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负荷剂量组于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40mg/d维持剂量,持续治疗4周后调整为20 mg/d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浆内皮素-1(ET-1)、P选择素(CD62P)和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有所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有所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负荷剂量组术后4周ET-1、CD62P和GPⅡb/Ⅲa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与PCI术前和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剂量组PCI术后4周IL-6、TNF-α和hs-CR水平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量加高维持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通过归纳总结来论述《伤寒论》少阳病篇之立论依据乃是《黄帝内经》,并阐述少阳证之相关典型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的急危重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该病在我国的误诊率及漏诊率达到28%以上,早期6h内诊断率仅53%,未经正确治疗的AMI死亡率更高达70%以上,而经早期诊断和治疗者死亡率可降至13%。特别是一些首发不典型症状者,急诊诊治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相当的限制。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不典型胸痛的AMI病例之急诊心电图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不同状态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5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3例,以及22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h17细胞的比例,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水平。结果 UAP及AMI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血清IL-17水平较SAP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病变进展,PBMC中Th17细胞比例和血清IL-17水平显著增高,Th17细胞异常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和左室射血分数,判定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0.0%(χ2=16.293,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少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与对照组的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