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诊断课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如何上好不同专业的实验诊断课。采用三个“坚持”的教学方法,按专业的特点,分别策划设计教学目标,应用生动有趣的临床病例分析,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的教学手段,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达到了“三会”,即会开检验单、会看检验单和会用栓验结果;临床护理专业学生会看检验单、会解释检验单、并懂“标本”相关知识;临床中医专业学生会开常用项目检验单、会解释检验单和会将检验结果结合中医理论诊治疾病。此法可以改善教材滞后,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丙肝患者尿液中HCV-IgG协助HCV病原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丙肝患者50例,健康人20例及同期住院的乙肝和伤寒患者各20人的尿液标本,进行对照观察,将测定值x±s表示,用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50例丙肝患者尿标本吸光度(OD)值为0.598±0.037,40例非丙型肝患者尿液标本OD值为0.067±0.0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尿液HCV-IgG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严重烧伤病人血、尿中新蝶呤水平的监测 ,探讨新蝶呤浓度与脓毒血症的关系及其动态监测新蝶呤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 5 0例严重烧伤病人和 5 0例正常人血清、尿液中新蝶呤含量 ,连续 3周 ,测得值以 x±s表示 ,组间对比用 t检验分析。结果 患者组在烧伤后 3天 ,血清、尿液中新蝶呤含量〔分别为 :(2 0 5 0± 3 16 )nmol/L ;(198 5 6± 87 2 0 ) μmol/mol肝酐〕与正常组含量〔分别为 (5 6 4± 2 98)nmol/L ;(142 2 0± 86 92 ) μmol/mol肌酐〕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均为 P <0 0 0 1)。并发脓毒血症病人烧伤后 14~ 2 1天出现新蝶呤水平进行性升高 ,而非并发脓毒血症者则趋于下降 ,并且新蝶呤水平与严重烧伤后并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严重程度显示良好的相关性 (r=0 749,P <0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后新蝶呤水平的持续升高与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且新蝶呤水平的变化对MOF的判断及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病毒TTV传播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血后新型病毒(TTV)传播规律及相关的研究,为预防和阻断TTV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套式PCR检测孕产妇静脉血、脐血和婴儿足跟血以及乳汁的TTV DNA,并对其阳性妇女所生的婴儿随访1年,以进行相关性调查分析。结果:102例孕产妇静脉血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53.9%(55/102);106例脐血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17.0%(18106);52例婴儿(均为TTV DNA阳性妇女所生)1周内足跟血阳性检出率为15.4%(8/52);55例TTV DNA阳性妇女的乳汁,有40例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72.7%(40/55);对55例TTV DNA阳性妇女所生的57例婴儿,出生后随访1年,除2例外有55名婴儿呈阳性结果。结论:TTV母婴传播率很高,可达96.5,且宫内感染率达15.4%。故认为应尽早制订相应的预防和阻断措施,有效控制宫内感染和监测阳性妇女乳汁中TTV DNA的含量,以降低婴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新生儿血象参数内白细胞浓度数、红细胞浓度数、血红旦白含量均高于正常成年人,这属于生理性差异,但有很多因素可致这种生理性差异在变化程度上不一致。作者就216例经产道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和72例剖腹产分娩(均无致新生儿血象改变的疾病)的新生儿血象参数进行了观察探讨,并将两组新生儿之白细胞浓度数;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数;血小板数;血红旦血含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观念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医院分布的不合理,现在的医疗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出现了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下面仅就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虽然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病毒都有可靠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但仍有病原未明的肝炎发生[1]提示尚存在其他致病因子与急性及慢性肝炎相关[2]输血后传播的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是最近日本学者Nishi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一种治疗手段、对危重病人更是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实验诊断中发现,输血后有很多人有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N)升高为主的白细胞反应,因而常被临床误解为感染反应,采取不必要的检查,甚至采用抗生素治疗,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精力和时间的浪费,故作者就ICU病人输血后白细胞升高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9.
如何上好不同专业的实验诊断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诊断是各个专业诊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纽带,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她又担负着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与临床医学的重任。如何让学生根据其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有限的学时中,掌握精辟内容,应用诊断技能,了解发展动向,是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实验诊断教学中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邯郸市人工流产妇女意外妊娠现状,采取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以降低人工流产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危害。方法:选择909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具体措施进行干预。结果:909例人流妇女中,年龄在20~25岁者居多,占60.06%,未婚占44.88%,未婚中年龄≤24周岁占82.18%;文化程度以初、高中者居多(75.35%);职业以商贩、服务业者最多(57.20%);未产妇占65.94%;因避孕失败占人流原因比例最高(49.02%);两次及以上人流者占66.29%。人流次数最多7次,年龄最小14岁,最大50岁。针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的具体干预中,95%以上的人积极配合并愿意接受,后期效果很乐观。结论:针对育龄妇女,特别是未婚青少年除了开展生殖健康、性知识、性道德、性观念、人流危害性及避孕和避孕节育措施合理使用的健康教育外,采取相应的可行性干预措施更显重要,是减低人流、重复人流率及并发症发生,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