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小河  邓江锦 《广东医学》2001,22(7):654-654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院内科及门诊共诊治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1例 ,该 11例患者均被误诊为肝炎、肾炎、心包炎及贫血等。为引起基层医生的重视 ,现将这 11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女 10例 ,男1例 ;年龄 35~ 6 5岁。入院后均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T3,T4 ,TSH、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1 2 临床表现和误诊情况 以水肿为主诉者 6例。 1例为轻度水肿 ,余 5例为中度水肿。均为全身非凹陷性水肿。病程2~ 5年 ,且病程时间均模糊不清。有 1例为男性。该 6例均在基层诊所或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检测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男性不育患者51例及20例正常生育史男性的AZF基因,并要求先了解相关精液特征,根据精液特征将患者分为无精子症30例、严重少精子症及少精子症21例两组;分别比较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AZF基因微缺失检出率。结果 51例不育男性中检测出Y染色体AZF微缺失7例,其中30例无精子症组检测出Y染色体AZF微缺失5例,21例严重少精子症及少精子症组检测出Y染色体AZF微缺失2例。正常对照组均未见Y染色体AZF微缺失。结论 AZF微缺失的检测对原发性男性不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酶的表达调控。方法选择临床中分离到的疑似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30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行转移接合试验。用6组引物对提取的细菌质粒DNA进行多重PCR扩增,从而对质粒介导的AmpC酶的表达调控进行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20株产p-内酰胺酶菌株,其中有5株菌株同时产AmpCp-内酰胺酶和超广谱p-内酰胺酶,12株只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3株只产AmpCp-内酰胺酶,5株转移接合成功。PCR扩增试验后,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有6株扩增产生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其中CIT型4株,DHA型2株。结论产质粒AmpC酶大肠埃希菌在临床上广泛传播,把握其持续高表达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牛素。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临床分离的898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科室患者分离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菌株数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对菌落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较大的耐药性,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耐药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Amsel法、BVBlue法、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3种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月-2010年9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收治并保存有完整临床资料记录,临床表现为外阴不适、白带异常、分泌物有异味的疑似细菌陛阴道病的患者242例。采集受检者阴道分泌物,对其同时进行Amsel法、BVBlue法、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诊断,比较3种方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以Amsel法和革兰染色Nugent法任意1种显阳性即判为BV,计算得3种诊断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Amsel法,72.3%、100%、100%、74.5%;BVBlue法,40.2%、97.5%、93.8%、60.3%;Nugent法,94.6%、100%、100%、88.2%。3种诊断方法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0.687、0.973,均大于0.5,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BV的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以Nugen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Amsel次之,BVBlue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法检测,并对比统计分析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结果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为28.3%;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P<0.05),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防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在检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情况,检测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可以较好的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