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师制是教书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育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讲述了在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育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激素使用问题。方法 对40例合并糖尿病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用含泼尼松(PDN)的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使用PDN前后的血糖变化,调整降糖药物,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 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6.1±1.3)mmol/L,化疗后血糖(6.5±1.2)mmol/L,化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过程中降糖药用量略增加;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常规使用PDN。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42岁。左小腿红斑5年余,发现左小腿结节10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及深层可见淋巴细胞团块状及片状浸润,细胞核大、异型,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示CD4、CD7、CD56、CD45RA、CD45RO、LCA、CD30、VIM阳性,CD8、CD20、Ki67、TDT、P53、ALK阴性,kappa、lamda散在个别(+),CD68散在(+)。诊断为原发皮肤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80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肿瘤控制与否,颅内转移灶<3个或≥3个者,KPS≥70分或<70分者,有无神经功能障碍者及治疗与否等的生存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或<65岁,有或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vesseldensity,MLVD)的表达,分析MLVD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分期等的关系,探讨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收集胃癌术后标本及同一患者肿瘤边缘和距离肿瘤5cm以上的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组织、肿瘤边缘和正常胃组织MLVD值,并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MLVD值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胃癌边缘组织M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及胃癌组织。胃癌边缘组织MLVD与胃癌的分期显著相关(P〈0.01)。胃癌边缘组织MLVD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MLVD与胃癌的分期相关(P〈0.05)。胃癌组织MLVD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边缘的MLVD显著高于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其MLVD的增加可能与胃癌的侵袭及转移相关。胃癌组织中MLVD的检测可作为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邓明佳  李科  张丽娟  沈丽达  张灿珍  叶丽娟 《天津医药》2011,39(12):1108-1111,1193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VEGF-D与MLVD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胃癌术后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癌、癌旁和正常组织MLVD及VEGF-D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VEGF-D与MLVD、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D在胃癌、癌旁与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胃癌与癌旁组织两者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中VEGF-D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P<0.05或P<0.01)。癌旁MLVD高于正常组织及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D阳性的MLVD高于VEGF-D阴性者(P<0.01)。而胃癌组织中VEGF-D阳性的MLVD与VEGF-D阴性的ML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癌旁组织中VEGF-D及MLVD的检测可作为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2007年1月无意中发现左腹股沟3cm×2cm大小肿块,质硬、固定、无痛.4月左腹股沟肿块增大,左下肢活动受限.CT示:左股骨头部分小梁塌陷,考虑无菌性坏死;左髋下方纤维瘤(6cm×8cm),病变累及左髋关节,不排外恶性.建议其手术,但患者拒绝.自服中药无好转.  相似文献   
8.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而对照组仅用化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率为76.6%、体重增加率为66.7%、体力状况变化(KPS)提高率为66.7%;而对照组症状显著改善率为40%、体重增加率为23.3%、体力状况变化(KPS)提高率为20%.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以及T4/T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T4/T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0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胸痛;CT和X线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不规则增厚、肺转移;胸水以渗出液为主,胸水LDH≥500u/L,葡萄糖<3.35mmol/L,血清CEA升高,血清CA125升高;主要依据手术后病检、胸膜穿刺活检、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以胸闷、胸痛、气促、咳嗽为主要表现,胸膜活检及胸水细胞学为主要确诊方法。有手术机会,多学科综合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腘窝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29岁,因发现左腘窝肿块7年于2007年8月6日入院。2000年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腘窝内侧有一约0.5cm×0.5cm大小的肿块,局部无皮肤发红、疼痛、破溃等,未予特殊诊治,肿块逐渐增大。2007年6月初,肿块增大至4cm×3cm,但不影响患侧肢体活动。患者遂于2007年7月就诊于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