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癫癎及癫癎综合征国际分类(1989年)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探讨各类癫和癫综合征在就诊人群中的分布,以利于癫患者的诊治。方法按国际抗癫联盟(ILAE)1989年推荐的癫和癫综合征的分类方案对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191例患者中,部分性癫和综合征766例(64·3%),全面性癫和综合征240例(20·2%),不能确定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的癫及综合征79例(6·7%),特殊综合征16例(1·3%),其他非癫疾患90例(7·6%)。在部分性癫和综合征中,症状性者占了绝大多数,而全面性癫和综合征中,特发性者占绝大多数。结论正确地进行癫分类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种癫综合征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2.
3.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头痛、右颞部包块及右侧面部浮肿10个月,四肢水肿并发现蛋白尿、鼻窦炎5个月余,间歇咳嗽1个月,晕厥0.5 h"于2007年12月27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进行胰岛素常规治疗和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否可降低卒中院内发病率、死亡率,是否可以改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急性(发病24h内)重症(NIHSS评分≥31-45分)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水平为4.0-6.1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水平为≤8.3mmol/L]。血糖强化控制治疗时间为入院初7d,7d以后用常规方案控制血糖。主要终点指标包括:低血糖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d、21d、2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POEMS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 ,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主 ,伴全身多系统受累 ,与浆细胞异常增生关系密切。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常致误诊。现将1980年至 1998年收住院的 10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例均系住院病人 ,其中 9例来自湘雅医院 ,1例来自井冈山医专附院。本组 10例中 ,男女各 5例 ;年龄 2 5~ 55岁 ,平均 4 4 8岁 ;职业 :农民3例 ,纺织工人及铁路工人各 1例 ;无业市民、教师、营业员、干部、警察各 1例 ;起病至住院时间 1月至 3年 ,平均 14月。1·2 临床表现 本组 10例均为慢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双下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巨细胞颞动脉炎(GCA)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及对激素治疗反应. 结果15例均符合ACR的GCA诊断标准.平均年龄52.4岁,男:女为2:1;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低热,14例ESR增快(常高迭100 mm/h),7例CRP升高,全部病例均对激素敏感.结论 中国人中GCA可能不是一种少见病,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不一定是诊断该病的必备条件.充分认识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该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背景:神经损伤后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神经修复、促进神经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分析目前常用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范围及效果。 方法:分别对胶原、壳聚糖、凝胶以及透明质酸与人工合成材料形成的聚合物用于神经损伤修复进行动物模型分析,应用免疫染色、生化检测等方法观察评估再生神经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确定不同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效果。 结果与结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胶原、壳聚糖、凝胶、透明质酸以及人工合成材料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用于损伤神经的再生修复,既可以联合细胞进行生物聚合,也可以联合神经片段移植形成损伤神经桥状联接导管,应用于动物模型实验均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蝶骨电极加睡眠诱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加睡眠诱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接诊的有明确癫痫发作史的127例病人行清醒常规脑电图及蝶骨电极和睡眠诱发试验。结果:清醒状态下,46.5%(59/127)的患者常规EEG出现痫样放电,睡眠时63.0%(80/127)出现痫性放电,蝶骨电极阳性率为38.8%(19/49),总阳性率70.1%。结论:脑电图检测中加作睡眠诱发试验及蝶骨电极对提高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顽症,1983年中国对长沙、成都、广州、哈尔滨、上海、银川六城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癫痫发病率为35/10万/年,患病率为0.44%;2000年WHO的调查结果(包括中国五省)患病率为0.7%,按此估算,我国大约有600—900  相似文献   
10.
背景:神经损伤后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神经修复、促进神经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目前常用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范围及效果。方法:分别对胶原、壳聚糖、凝胶以及透明质酸与人工合成材料形成的聚合物用于神经损伤修复进行动物模型分析,应用免疫染色、生化检测等方法观察评估再生神经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确定不同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胶原、壳聚糖、凝胶、透明质酸以及人工合成材料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用于损伤神经的再生修复,既可以联合细胞进行生物聚合,也可以联合神经片段移植形成损伤神经桥状联接导管,应用于动物模型实验均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