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急诊科如何应用急救绿色通道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快速、高效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后126例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与2008年10 月~2009年12月未建立绿色通道前救治的75例效果作比较.结果 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后患者死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救处置时间,从急诊到影像科检查完毕时间,会诊时间,患者入急诊科至达手术室交接班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执行绿色通道前后患者满意度、临床科室对急诊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基层医院通过加强规范急诊绿色通道内涵建设及高质量执行绿色通道制度后,明显提高多发伤急救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加强规范急诊绿色通道内涵建设及高质量执行绿色通道制度的做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中无创临时起搏技术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患者时的疗效,为提高该病症的急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的缓慢型心律失常(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以上)和心脏停搏的患者103例,分组进行无创起搏及药物治疗后观察。结果起搏组中A1组24例心跳停搏患者中13例起搏成功,起搏成功率为541%。平均起搏阈值为(8125±1758)mA。起搏组中B1组29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心脏起搏成功,平均起搏阈值为(68.45±1087)mA,成功率为96.5%,所有进行无创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药物组中A2组24例心跳停搏患者中有5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20.8%;B2组26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7例患者经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心率提升,血压上升可以减轻头昏,昏厥症状,治疗有效率65j%,起搏组和药物治疗组抢救成功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应用无创临时起搏,治疗效果好。特别适合于狭小抢救空间,缺乏众多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应用,为院前急救心脏急症患者开辟新的抢救途径。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院如何规范院外急救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规范院外急救程序及其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执行急救程序前后急救组与对照组间救治效果,主要统计心肺复苏成功率,现场处置率包括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率,院外复苏现场气管捕管率,现场电击除颤率,现场复苏药物注射率,现场四项外科急救技术使用率等指标。结果院内反应时间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培训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质量明显提高。现场处置率、心肺复苏成功率急救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执行规范的院外急救程序后,患者的院外救治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基层医院应该具备规范化、专业化的院外急救程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级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对基层医院急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详细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高级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后急诊9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复苏效果,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未培训时的76例心肺复苏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培训组复苏成功率47.91%(46/96)、存活出院人数10.42%(10/96)、脑功能恢复良好人数3.13%(3/96),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过培训后医护人员急救操作熟练,培训组除颤操作耗时、气管插管操作耗时、所有急救操作总耗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经过高级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后,能明显提高基层医院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基层医院急诊科应常期不懈地进行高级生命支持课程培训。  相似文献   
5.
邓庆中 《当代医学》2011,17(21):153-153,133
目的探讨运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方法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肺性脑病的患者7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肺性脑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有效率为50%,治疗组有效率为有效率为91.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H、PaO2、PaCO2、呼吸、心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刀刺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刀伤患者的伤情和不同伤情的救治方法。结果:死亡7例,死亡率为10.93%,大多数死于胸腹脏器及大血管损伤所致的失血性休克。结论:刀刺伤多由暴力事件引起,损伤胸腹脏器及大血管机会较大,诊治过程要求快速、果断、正确、全面,积极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立即行手术止血和修补破裂的脏器,正确处理多发伤,术中避免漏诊,并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采用综合救治方法能提高刀刺伤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方法 49例AMI均为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华心血管学会颁布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均符合溶栓适应证,无溶栓禁忌证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48~78岁,平均63岁。另选取22例无法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46~72岁,平均59岁。共49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发病时间均<6h。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用χ2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溶栓可以有效的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恢复心功能,降低病死率,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心脏停搏的程序与方法,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成功的25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25例患者复苏成功25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及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性左心衰预后结局的准确性,为急性左心衰在急诊救治中寻找一种有效简易的病情评估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急性左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诊时同时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观察并比较2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准确性差异。结果: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的符合率分别为69.0%和92.0%,差异显著。结论:校正MEWS评分较MEWS评分更能够反映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而且操作简便、预测精确,建议在临床急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