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患者男,73岁,工人."因左侧肢体无力,反复神志不清8 d"入院.1周前无诱因下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伴口角向右歪斜、言语不清.发作性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头向左偏斜,双手摸索动作,两眼注视双手活动;每次持续10 s~1 min不等,每日发作20~30次.发作间期神志清楚,可应答,但言语减少,并出现饮水呛咳.于当地医院按"脑梗塞"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入院前20 d"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 36.8℃,R 20次/min,P78次/min,BP 125/78 mmHg.皮肤及巩膜黄染,皮肤可见散在片状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言语不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及咽部检查不能配合.  相似文献   
2.
癫痫灶定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大丽  喻廉  余锋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1,(10):1790-1792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疾患,尽管有许多抗癫痫药物,仍然有20%的癫痫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其中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得到很好疗效。准确的癫痫灶定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迅速发展,癫痫灶的定位技术得到很大提高。目前有很多技术应用于癫痫灶定位,如普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  相似文献   
3.
刘会林  邓大丽  喻廉  王黎 《安徽医学》2012,33(3):263-265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以及在显微外科联合应用的手术中面神经保留、预后情况分析。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179例听神经瘤患者,对术中面神经监测情况以及术后面神经保留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79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3%,解剖保留率96%;其中听神经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4.0 cm有88例,小于4.0 cm 91例。结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听神经瘤治疗目的不再仅仅是切除肿瘤延长生命,而是要求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完整保留面神经功能作为听神经瘤治疗最佳效果。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和显微内镜的联合应用,以及手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可以大大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时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生理监测技术联合解剖定位在脑运动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电生理监测技术、解剖定位和脑运动区手术为关键词,查阅1997年5月—2013年12月关于电生理监测技术与脑运动区解剖定位在脑运动区手术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解剖定位包括功能MR和影像导航。电生理监测脑功能定位技术包括体感诱发电位位相倒置技术、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皮层电刺激运动区定位、皮层电刺激语言区定位、皮质下电刺激定位运动通路。解剖定位和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运动区手术中各有利弊,目前趋势是联合应用。结论在脑运动区手术中,应用电生理监测联合解剖定位可提高脑运动区解剖定位的精确度,达到最大限度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穆雪侠  王建武  刘晓敏  邓大丽 《安徽医药》2012,16(10):1451-1453
目的 探讨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术后谵妄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抽取同期住院的术后不发生谵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果分析表明年龄>60岁(P=0.000)、术中输血(P=0.032)与谵妄发生有关,术后并发症(P=0.113)、睡眠障碍(P=0.086)、应激(P=0.058)与术后谵妄发生无相关性;分析表明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60岁(P=0.037)、术中输血(P=0.041)有关.术后非立即苏醒者较立即苏醒者的谵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两者的谵妄量表(delirious state scale,DSS)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后苏醒时间,谵妄潜伏期时间与谵妄的发生无关;谵妄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 年龄大、术中输血是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应激促进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8例面肌痉挛患者,均行MVD治疗,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AMR波指导手术。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均监测到AMR波,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减压后76例(86.4%)AMR波消失,12例(13.7%)AMR波未消失。术后随访结果6个月,AMR波消失的76例患者中,75例面肌痉挛消失,1例痉挛程度较术前明显缓解;AMR波未消失的12例患者,8例面肌痉挛消失,3例较术前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MVD术中监测AMR波有助于鉴别责任血管、评价手术减压效果、判断手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邓大丽  喻廉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5,36(9):1080-108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新生儿核黄疸的变化,为新生儿核黄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68例核黄疸患儿,按照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分为两组,胆红素脑病组38例,胆红素非脑病组30例。两组均进行BAEP检测,对异常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脑病组患儿中BAEP正常13例,异常25例,其中13例为重度,8例中度,4例轻度。非脑病组患儿中,BAEP正常21例,异常9例,其中2例为重度,2例为中度,5例轻度。随访显示,首次BAEP异常的34例中,25例转正常,6例持续异常伴有后遗症,3例失访。经治疗后两组黄疸消退后BAEP均有好转,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均较前缩短(P<0.05),两组BAEP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异常是新生儿核黄疸的重要特征,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时,可出现神经系统受损,BAEP显示异常。  相似文献   
10.
邓大丽  喻廉  余锋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1,(9):1240-1242
目的总结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65例BECT患儿抗癫治疗后的预后和脑电图变化。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2-12岁60例,占总数的92%,13-14岁5例,占总数的8%。65例发病与睡眠相关。剥夺睡眠后视频脑电(V EEG)描记发现: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颞区棘(尖)波。65例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和脑电图有三种结局:有39例临床症状消失,VEEG正常,智力正常;有17例临床症状消失,VEEG异常,智力稍微下降;9例临床症状存在,VEEG异常,智力明显下降,3例自行停药诱导发作。结论 BECT患儿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