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结合国内盐酸氧溴索注射荆配伍研究进展,对“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常用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一丈提出析疑,同时结合笔者对国内药物配伍丈献1889多篇研究体会,对当前药物配伍研究方式方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发性髂静脉破裂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报告本院2003年收治的1例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病例,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取其中资料完整的24篇文献,共26例病人(包括本例病人),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女24例,男2例。突发下腹部疼痛或饱胀(25/26)、下肢肿胀(8/26)为主要症状,24例存在休克。发生于左侧髂静脉(24/26),仅2例发生于右侧髂外静脉。影像学检查显示为髂窝混合性肿块。22例接受破裂静脉壁修补,4例行髂静脉结扎。8例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异常。21例存活,5例死亡。结论:突发下腹部肿块或疼痛、休克且无外伤史的女性病人,为该病的诊断要点。积极复苏、及时剖腹探查和破裂静脉壁修补可取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3.
辛栋轶  辛学俊 《医药导报》2013,32(7):969-970
目的了解引发临床双硫仑反应的相关药物及产生误诊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以"双硫仑反应"为关健词,检索1994~2007年医药期刊,统计分析文献报告。结果入选文献43篇,双硫仑样反应患者810例,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反应785例(96.91%),涉及头孢哌酮536例(66.17%);药后涉酒或乙醇制剂发生反应808例,酒后用药发生反应2例。发生时间多见于用药期间及停药后2~3 d,外用、口服或注射含乙醇的药品、食品均可引发。多数文献认为停药后7~10 d内应禁酒及应用含乙醇制品。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双硫仑反应的认知水平,有助减少双硫仑反应的发生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9例作为观察组,2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血脂,血清、尿淀粉酶,APACHEⅡ评分及临床转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存在血脂异常增高,主要表现为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清三酰甘油平均(14.65±5.58)mmol/L;5例患者入院时血清淀粉酶在正常范围,2例轻度升高,平均(689.5±245.2)U/L,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淀粉酶在入院时明显增高,平均(5227.0±1371.2)U/L,且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作次数为2~5次.观察组妊娠2例,均接受引产手术,死亡1例,其余患者出院时血清三酰甘油均正常.结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表现为高复发性,发病早期血清淀粉酶无明显增高,有的甚至在正常范围,而尿淀粉酶却异常增高,血清三酰甘油异常增高,严格控制血脂水平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髂静脉破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1岁,农民,左小腿反复抽搐4d,加剧伴神志不清30min于2003年2月21日入院。入院情况:神志不清,体温37.1℃,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四肢厥冷,双肺呼吸音对称,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ICU分离的CRBSI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7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8.06%,革兰阳性球菌占36.92%,真菌占5.02%。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类、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应加强ICU内CRBSI的监测,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7年1月—2020年12月检测到的280株CRE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CRE检出菌株数量也随之增加;CRE检出率从2017年的3.83%提高到2020年的5.13%,呈逐年上升趋势。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黏质沙雷菌为主;CR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和血液标本;CRE菌株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肿瘤科和老年病科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黏质沙雷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CRE菌株临床分布广泛,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注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因“双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16d”来诊,16d前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加剧,当地医院予服青霉胺片治疗(剂量、时间不详),数天后出现双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同一剂量、不同给药方案的抗菌强度差异。方法 计算每次静脉滴注0.5 h完成与延时给药(2 h、3 h)的头孢哌酮钠血药浓度(C)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T>MIC),评价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成本。结果 ①3 h终点药物浓度:同一剂量(1 g),延时2 h和3 h组是0.5 h组的140.3%(40.0/28.5)、179.2%(51.1/28.5)。②抗菌强度(%T>MIC)增幅:a.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每次均静滴0.5 h : q8h、 q6h组较q12 h组增幅50% 、100% ;b.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不同给药时间:q12h组:延时(2 h、3 h),较0.5 h、增幅为14%;11.7% ;q8h组:增幅为13.8%、20.9%;c. (q6h)(延时2h、3h)比(q12 h、0.5 h )增幅分别 为207%、234.9%;d.同一日剂量(4.0 g)(%T>MIC)值:(1.0 g, q6h,延时2h、3h),较(2.0g, q12h ,0.5 h)增加50%~70%。③达同一抗菌强度,增加给药次数,辅助延时给药,医药成本下降1/3:(1.0 g,g8h,延时2.0 h)(%T>MIC)=61.2,较(2 g, q12 h ,0.5 h) 日剂量4.0 g(%T>MIC=60.0),减少日剂量1/3。结论 舒普深增加给药次数,联合延时给药3 h,提高抗菌强度,节约医药成本,为重症感染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了PKPD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国人肝癌BRCA1基因D17S855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杂合性缺失(LOH),阐明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检测74例肝癌组织标本BRCA1基因D17S855位点的MSI、LOH及BR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4例肝癌D17S855位点MSI检出率为18.9%(14/74).MSI与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但与分化程度无关.MSI检出率TNMⅠ Ⅱ期为31.6%(12/38),明显高于Ⅲ Ⅳ期的5.6%(1/18)(P<0.05).在74例样本中,LOH检出率为18.9%(14/74).LOH与肝癌分化程度无关.但LOH在Ⅰ Ⅱ期和Ⅲ Ⅳ期检出率分别是5.3%(2/38)和33.3%(12/36,P<0.05).74例肝癌BRCA1蛋白检出率是37.8%(28/74).TNMⅠ Ⅱ期的BRCA1蛋白阳性率为57.9%,明显高于TNMⅢ Ⅳ期的1 6.7%(P<0.05).结论 BRCA1基因MSI可能在中国人散发性肝癌早期阶段起作用,而LOH多发生于肝癌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