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2.
目的:利用正丁醇对大鼠脂肪组织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进行提纯,以获得膜受体的均一水溶性溶液。方法:使用差速离心法获得大鼠含TSHR脂肪组织细胞膜碎片后,用正丁醇进一步提纯;采用SDS-PAGE和ELISA法鉴定所得蛋白完整性、生物学活性,并用BCA法测定相关蛋白含量。结果:正丁醇提纯的大鼠TSHR结构完整;经正丁醇提纯后的TSHR包被酶标孔孔间测定值变异系数较未经正丁醇提取组以及阳性对照组低。结论:经正丁醇提纯后的大鼠TSHR可以满足临床ELISA法检测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的要求,同时可以降低酶标孔间测定值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是目前广泛用于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停药后患者苏醒彻底。但同时由于其代谢迅速、作用时间短并可能诱发痛觉过敏,所以患者在苏醒后可能出现急性剧烈疼痛[1~3],而帕瑞昔布钠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发挥强效镇痛及抑制痛觉敏感的作用[4]。  相似文献   
4.
从一根毛发中分别提取nDNA和mtDNA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孙蓓  马彦  赵荣兰  辛兢  郭刚  张镜宇 《天津医药》2008,36(7):510-512
目的:探讨从1根脱落毛发中既获取核内基因组DNA(nDNA)又获取核外线粒体DNA(mtDNA)的简便可靠方法。方法:用含高浓度的二硫苏糖醇(DTT)的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建立DTT-裂解液法及DTT-TKM法用于毛根、毛干部分的核酸提取,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2种方法均能从毛根及毛干中提取nDNA及mtDNA。DTT-TKM法适用于多根毛发的核酸提取。而DTT-裂解液法则不仅能提高毛囊DNA的提取量,而且能从少量毛干中提取到几乎不含nDNA的mtDNA。结论:DTT-裂解液法简便、经济、无创,更适于从1根毛发中分别提取nDNA及mtDNA。特别适用于血液等样本采集困难时对于遗传信息的获取,在法医学上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瑞芬太尼是目前广泛用于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停药后患者苏醒彻底.但同时由于其代谢迅速、作用时间短并可能诱发痛觉过敏,所以患者在苏醒后可能出现急性剧烈疼痛[1~3],而帕瑞昔布钠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发挥强效镇痛及抑制痛觉敏感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提前给予帕瑞昔布钠来弥补瑞芬太尼的不足并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46岁,ASAⅡ级,诊断为子宫肌瘤,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入室血压132/76 mmHg,心率82次/min,SpO296%。其它常规检查无异常。腰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细针,见到脑脊液从针尾流出后,将0.75%布比卡因2ml与1 0%葡萄糖注射液0.5 ml的混合液向头向给予2.3ml。药液注射完毕后行硬膜外头向置管4cm。平卧10 min后测试平面在T10以下,此时血压为125/70 mmHg,心率87次/min,考虑到肌瘤较大,估计麻醉平面不能满足手术要求,决定采用硬膜  相似文献   
7.
杨峻岭  段采萍  辛兢  王星 《吉林医学》2013,34(11):2022-2023
目的:观察产妇麻醉后抬举子宫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级或Ⅱ级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手术的产妇80例。选取的病例麻醉均一次性成功,且麻醉平面固定在T6~T5。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后平卧,B组麻醉后平卧后将子宫向左上方抬举30°。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麻醉即刻,3、5、10 min的循环变化和麻黄素的用药量。结果:A组较B组血压下降明显,麻黄素用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平卧后将子宫向左上方抬举30°可以减少循环的波动和麻黄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胃肠镜检查目前是确诊胃肠道疾病的首选方法[1],甚至已成为常规的体检项目.全身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是舒适化医疗的发展方向.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合并各种心肺疾病的患者也大量增加,在麻醉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时有发生,常规鼻导管吸氧效果不佳,面罩加压给氧中断检查,患者安全性差,常常使操作者手忙脚乱.而内镜面罩是一种有内镜开孔的面罩,内镜检查和面罩通气可同时进行[2,3],即使发生呼吸抑制、SpO2下降也可以控制呼吸加压给氧.本研究通过对内镜面罩通气与鼻导管吸氧的比较,探讨内镜面罩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