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道1例高级别浸润性膀胱癌在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治疗效果,探讨新辅助治疗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意义。1例70岁男性膀胱癌患者,因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狭窄,需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CABG围手术期(3个月内)暂时无法耐受RC手术。患者在局麻下行膀胱镜检查术,活检病理提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ER2(2+),PD-L1(CPS=2)。综合考虑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免疫组化结果以及患者经济情况,对患者行维迪西妥单抗(RC48)新辅助治疗,CABG术后3个月行RC手术。结果显示,患者在CABG术后2周开始行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每次120 mg,每2周1次,共治疗4次,期间复查2次CTU显示肿瘤负荷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CABG术后3个月,对患者行RC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2bN0M0,切缘阴性。维迪西妥单抗为代表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新辅助治疗具有光明的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38例患者进行血清含量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IL-1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6、IL-10、IL-13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车建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92-49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分级(A、B、C级),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和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肝硬化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A在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BA在C级与A、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PA、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