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兵  路黎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19-3021
目的:探索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方法,为防治肺出血提供指导.方法:将十年来我院儿科收治的35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对照组(非机械通气组)和治疗组(机械通气组),进行了对照观察,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出血形式、治愈率及病死率分别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P>0.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出血形式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从口鼻流出或涌出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经气管吸引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新生儿肺出血的治愈率,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病死率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纠正新生儿肺出血造成的缺氧,增加肺部弥散和氧合功能,减少出血危险.气管吸引是早期发现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路黎娟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54-1855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0.2mL/·kg^-1·d^-1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0/42),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2.54、2.52,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静脉给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脾氨肽口服冻干粉预防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未患过手足口病且平时身体健康的在我院保健门诊就诊1~2岁儿童按自愿原则分成观察组198例和对照组285例。观察组给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每日1支,共4周;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预防措施。同时按自愿原则分别于入选时、3个月时及发病时检测小儿血清IgG、IgA和IgM。比较两组手足口病的发生情况及不同时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19例发病,发生率9.6%,对照组50例发病,发生率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gG、IgA和IgM在3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病时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IgG、IgA均显著低于发病前的水平,但IgM水平明显高于发病前水平;观察组发病时患儿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病高峰在7月份,而对照组发病高峰在5月份。结论:脾氨肽可能通过提高小儿的体液免疫功能,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新生SD大鼠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日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药物治疗组(C组),每组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C组大鼠在脑缺血2 h后及24 h时给予药物灌注,其余2组给予大鼠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结束后,采用Longa 5分制标准评分法在24 h时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鼠的组织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对神经细胞凋亡、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检测。对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凋亡水平进行评价。结果:A组仅有一小部分凋亡细胞,B、C 2组在灌注24 h后可以发现大量的凋亡细胞,细胞核均呈棕褐色,主要分布在缺血脑组织中周围;C组脑梗死程度较B组减轻(P<0.01)。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起到保护新生SD大鼠神经细胞的作用,避免发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这种糖蛋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小儿常见症多发症,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营养障碍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维生素A、锌或钙缺乏症等,或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均可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佝偻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对7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和84例正常健康婴幼儿进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时间及辅食添加时机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过敏性疾病诊断的婴幼儿160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调查每位婴幼儿母乳喂养时间及蛋黄和蛋白、鱼虾、坚果添加时机。结果:母乳喂养时间>3个月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时间≤3个月婴幼儿,6个月前和6个月后添加蛋黄和蛋白、8个月前和8个月后添加鱼虾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添加坚果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低于1岁前添加的婴幼儿。结论:婴幼儿母乳喂养时间应>3个月,蛋黄和蛋白可在6个月前添加,鱼虾可在8个月前添加,坚果应在1岁后添加。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