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胸腔镜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ESP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组(ESP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拔管前(T_3)、术后12 h(T_4)检测2组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比较T_0、T_1、T_2、T_3时点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运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2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咽喉痛、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_1、T_2、T_3、T_4时,2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T_0时,而ESP组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ESP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组,术后24 h内静息VAS评分、48 h内运动VAS评分低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ESP组T_1、T_2、T_3时的MAP、HR均较T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ESP组术后咽喉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有一定可行性,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围术期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指示性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生物学行为迥异的一族疾患,瘤变后的局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也极易循环至全身,通过相应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仍有少部分原发化疗抗拒(难治性)或短暂缓解即复发的病例,预后不佳,需要寻找新的解救方案或治疗手段以控制肿瘤的生长。本文就最近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33-60岁,随机均分为2组:G+E(全麻+硬膜外)组和G(单纯全麻)组。均采用超前镇痛和PCIA。观察术后48h内(2,4,8,24,48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8h G+E(全麻+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G+E(全麻+硬膜外)组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G+E(全麻+硬膜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加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冯阳阳  刘向栋  武政  路喻清 《海南医学》2016,(13):2201-2203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成人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共9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接骨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于术后1 d开始,1次/d,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区骨密度水平及临床疗效;应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47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5.14±0.59)个月和(4.20±0.49)个月,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4±0.71)个月和(5.07±0.57)个月,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分别为(0.546±0.059) g/cm2和(0.734±0.078) 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21±0.052) g/cm2和(0.506±0.055) g/cm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成人胫骨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和疼痛消除,提高骨折区骨密度和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年龄33-60岁,随机均分为2组:G+E(全麻+硬膜外)组和G(单纯全麻)组。均采用超前镇痛和PCIA。观察术后48h内(2,4,8,24,48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8h G+E(全麻+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G+E(全麻+硬膜外)组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G+E(全麻+硬膜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加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腰椎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后的麻醉恢复速度及围手术期的镇痛药需求。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择期行腰椎间盘手术患者(ASAⅠ~Ⅲ级)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瑞芬太尼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芬太尼组患者接受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监测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围手术期阿片类镇痛药及止吐药的需求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所用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瑞芬太尼组患者术后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的用药量多于芬太尼组。结论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后,麻醉恢复速度相同,但前者对镇痛药的需求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通过引流管灌注布比卡因对患者术后疼痛和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并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通过引流管灌注组(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灌注组(对照组),并采集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疼痛评分和血清免疫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FNγ、TNF-α的测定.结果:实验组的疼痛分数无论是在术后24小时后还是48小时后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种免疫因子中,仅有IL-1β和IL-10的术前术后变化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是有差异的,IL-1β在两组术后均趋近减少,但实验组幅度更大(P<0.05);IL-10术后在实验组增加,但在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引流管灌注布比卡因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术后麻醉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调节患者免疫、促进抑癌免疫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都选择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大量开展,其带来的独特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腹腔镜术后肩痛就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通常常规手术术后主要是切口疼痛,但腹腔镜手术后带来的疼痛是多源的,主要有内脏痛、肩痛、切口痛,且患者的主诉不适症状为术后肩痛,术后肩痛发生率为35%-80%,剧烈程度不一,持续时间不等,约80%患者需要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因此腹腔镜术后肩痛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重点,现将腹腔镜手术后肩痛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乳房切除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其中,实验组(D组)在诱导前10 min泵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泵注10 min后改为维持量0.6μg/(kg·h);对照组(P组)泵注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采用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后2、24、48 h疼痛的数字等级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电话随访术后2~12个月期间疼痛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24、48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P组(P<0.05)。D组术后2、4、6、12个月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显著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AS)对结直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18岁,ASA分级Ⅰ-Ⅲ级,将其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各45例。TEAS组:于手术结束拔管后患者配合情况下及术后3天内同一时间段行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穴位TEAS一次,每次30 min,选择2 Hz疏密波,强度为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强度,一般为10~25 mA;对照组操作同TEAS组,但不开启电源。所有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前超声引导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术中使用脑电(BIS)、体温、有创血压监测并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首次排气、进饮/食时间及术后3天内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24、48、72 h血清胃动素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TEAS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内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TEAS可促进术后结直肠癌患者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