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立轩  陈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10,32(12):1566-1567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h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B型尿钠肽(BNP)的表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炎性反应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发病2h以内的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规定)〉6.1mmol/L为高血糖,〈6.1mmol/L为血糖正常将患者分为2组:血糖升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正常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空腹(停止进食至少8h)并在未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并留取静脉血2ml,离心分离出血清,将处理好的样品-80℃下保存,分别测定血清hs。CRP、IL—1β、TNF-α、BNP水平。结果血糖升高组的血清hs—CRP水平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TNF-α、IL-1β水平则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患者的心功能较血糖正常患者的心功能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昏迷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2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将随机血糖〉10.0mmol/L的卒中昏迷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I组(37例)和治疗Ⅱ组(38例)。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I组每小时测1次血糖,治疗组Ⅱ组每2小时测1次血糖,观察疗效。结果与治疗Ⅱ组相比,治疗I组平均血糖值低于治疗Ⅱ组(P〈0.01);血糖迭标率高于治疗Ⅱ组(P〈0.01),低血糖率低于治疗Ⅱ组(P〈0.01)。神经功能预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血糖是卒中昏迷后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当控制血糖可改善卒中昏迷患者的预后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立轩  陈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10,32(14):1856-1857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9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控制组(强化组,n=89)和常规血糖控制组(常规组,n=80),强化组血糖控制目标为4.0~6.0mmol,/L,常规组为8.0-10.0mmol/L。比较2组近期预后。结果常规血糖控制组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带机时间与强化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病死率及低血糖发生率较常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管理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标血糖在8.0~10.0mmol/L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疗程2周。抽取入院后即刻、PCI术后1、7d静脉血,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观察PCI术后1、7dST段回落率以及PCI术后1、7、14d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PCI后1dhs—CRP均升高,术后7dhs-CRP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PCI后7dLVEDV均升高,14d时,对照组升高而丹红注射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PCI后7、14dLVEF均升高,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丹红注射液组PCI后7d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PCI后炎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及抑制心肌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脏肿瘤属少见肿瘤,随机尸检结果表明,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17%-0.19%;大约80%的心脏肿瘤是良性的,剩下不到20%是恶性的,左心室肿瘤约占心脏肿瘤的3%-5%左右[1-3]。患者且存在晕厥、栓塞甚至猝死的风险,左心室是心脏最重要的泵血结构,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4]。左心室由于其泵血的特殊功能,4个心腔中手术难以左心室肿瘤最大,目前,国内外关于左心室肿瘤的研究多为散在个案报道,对左心室肿瘤的分型和手术方式尚未有统一标准。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左心室肿瘤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文以“左室占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外文以“left ventricular tumor”为关键词在Pubmed搜索,统计文献报道手术切除的左心室肿瘤,探讨左心室肿瘤的性质、分型和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浩  赵立轩  楚若鹏  冯彦平  王生池 《河北医药》2010,32(11):1391-139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29)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治疗。于PCI后1、7、14d抽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同时观察PCI后1、7、14d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PCI后1、7dST段回落率。结果 2组PCI后7、14dET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PCI后7dLVEDV均升高,14d时,对照组升高而丹红注射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PCI后7、14dLVEF均升高,丹红注射液组术后14d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丹红注射液组PCI后7d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及抑制心肌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凝集蛋白-1(ITLN-1)、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8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随访1年发生HF情况分为HF组(92例)和非HF组(296例)。分析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影响因素及血清ITLN-1、sST2、MCP-1对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后,血清sST2、MCP-1水平较高,均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ITLN-1水平较高,为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保护因素(P<0.05)。将血清ITLN-1、sST2、MCP-1按照并联试验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联合预测,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94.56%,预测的漏诊率为5.5%。虽然联合预测的特异度(45.61%)、Kappa(0.254)均较低,且预测MI患者PCI术后并发HF的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将AMI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组(n=29)和对照组(n=30),丹红注射液组给予PCI+常规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PCI+常规药物治疗.于PCI前及PCI后1、7、14天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素(ET),同时观察PCI后1、7、14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PCI后1、7天ST段回落率.结果 两组PCI后1天hsCRP均升高,术后7天hsCRP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1.59±0.53)mg/L vs (4.52±0.76)mg/L(P<0.01);两组PCI后7、14天ET均降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7天(74.65±2.17)μg/L vs (82.82±2.16)μg/L(P<0.01),14天(64.65±4.19)μg/L vs (75.15±4.01)μg/L(P<0.01);两组PCI后7、14天LVEF均升高.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7天(51.31±1.90)%vs(49.97±2.45)%(P<0.01).14天(61.82±3.17)% vs (51.26±2.65)%(P<0.01);丹红注射液组PCI后7天心电图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 vs 66.7%(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具有抑制PCI后炎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及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