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姜红止痛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姜黄、红花、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姜黄素的含量。结果 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姜黄素含量在0.07-0.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67%(n=5)。结论 所用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杨勤  赵朝伟 《中国药业》2003,12(10):78-79
目的:综述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方法:对相关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中枢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3.
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张继  赵朝伟  赵睿 《中国药业》2003,12(11):76-77
目的:综述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三七具有止血、抗血栓、保护心肌和防止脑组织损伤以及扩血管、降压、镇痛、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根据对目前芦丁的提取工艺结合生产实际作初步总结。方法 从芦丁的来源、芦丁的初提工艺到芦丁的精制作了比较详细的综合分析。结果 对芦丁的提取工艺关键作了概括。结论 芦丁的提取工艺优化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方法:对18例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入及AO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18例者平均随24.5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均获得解剖复位,恢复颈椎生理曲度11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玄黄药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ASTI)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ASTI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分别给予外敷玄黄药膏、扶他林和凡士林治疗,治疗后第7天处死相应组动物,检测并比较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活性、脾重及脾指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和对...  相似文献   
7.
伐昔洛韦缓释片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伐昔洛韦缓释片与普通片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将6只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给予参比制剂(盐酸伐昔洛韦片)和供试制剂(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间隔1周后,2组交换给药,并于相同时间点采集犬下肢静脉血样,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将单剂量给予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AUC0→t和Cmax,经对数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90%可信区间检验,结果供试制剂的Cmax小于参比制剂而Tmax则大于参比制剂.结论:所研制的伐昔洛韦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吸潮是导致中药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而药材成分的性质、制备工艺、制剂处方、包装和环境是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吸潮的主要因素。采用先进的提取精制工艺,选择合适的辅料和配比以及薄膜包衣等方法可解决吸潮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朝伟 《陕西中医》2013,34(8):974-975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 8W后,采用舒腕活血汤熏洗腕部,辅以适当功能锻炼,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良率93.75%.结论: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能促进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骨折快速愈合,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红花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红花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涂布 1 0 %的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 (DEGS)固定液的石英玻璃柱 (3mm× 3m) ,柱温 1 80℃ ,检测器温度 2 30℃。结果 亚油酸在 1 5 .0 6~ 90 .44mg·ml- 1 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A =1 2 6863 .8+1 4 570 0 .4C ,r =0 .9995) ,回收率为 98.75 % ,RSD =1 .2 1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红花籽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