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99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Rv2994基因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入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2994,转化大肠杆菌测序后诱导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取多价抗体。结果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Rv2994基因,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质粒pGEX-Rv2994,转化大肠杆菌JM109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约73kDa重组融合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证实其有良好的抗原性,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高效价的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2994,获得并纯化了GST-Rv2994融合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的多价血清,为Rv2994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与血管生成素(ANG)相互作用对BALB/C裸鼠人膀胱癌(cloladder cancer)移植瘤的生长转移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裸鼠人膀胱癌移植瘤模型,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不同的组合分为:BIU-87+ANG,BIU-87+RI,BIU-87+ANG+RI和BIU-87+空质粒组,每组接种6只BALB/C裸鼠。结果接种后一周左右皮下有实体瘤生成,30天后处死BALB/C裸鼠,取出肿瘤并称取其重量。实验组BIU-87+RI和BIU-87+ANG+RI组比对照组的肿瘤重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肺部转移结节明显比对照组少,BIU87+ANG组中p-mTOR,p-PI3K,p-Akt和p-GSK3β表达升高,BIU87+RI组和BIU-87+ANG+RI组表达下降。结论 RI与ANG相互作用抑制BALB/C裸鼠人膀胱癌移植瘤的生长转移,同时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磷酸化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体9(SLC2A9)基因 rs3733591(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我国汉族人群痛风发病及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痛风患者、健康体检者 PBMCs SLC2A9 mRNA 表达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 TaqMan?探针法检测痛风组(297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11名健康体检者) rs3733591(C>T)位点的基因型,χ2检验比较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46例间歇期痛风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组 PBMCs SLC2A9 mRNA 的表达水平,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变量间的差异,并分析与 rs3733591(C>T)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rs3733591(C>T)位点的 TT 基因型在痛风组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7.7%与48.3%,P=0.017),携带 TT 基因型的个体罹患痛风的相对风险OR 为0.647(95%CI:0.452~0.925)。而等位基因 T 在痛风组中的分布频率为60.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9.2%(χ2=7.324,P=0.007),携带等位基因 T 的个体罹患痛风的相对风险 OR 为0.695(95%CI:0.533~0.905);等位基因 C 在痛风组中的分布频率为39.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0.8%(χ2=1.440,P<0.05)。痛风组中携带 TC 基因型个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SLC2A9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携带 TT 基因型者,而痛风组及健康对照组携带其他基因型的个体 SLC2A9 mR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痛风石(30例)痛风患者与无痛风石(190例)痛风患者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 SLC2A9基因 rs3733591(C>T)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的易感性相关,而与痛风患者痛风石形成无关;等位基因 C 可能为痛风发病的风险因子,而 TT 基因型及 T 等位基因可能对痛风发病具有保护作用;其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 SLC2A9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来参与痛风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大肠杆菌-钩体穿梭质粒pGKINVA,并重组于钩体PatocⅠ株,为进一步确定钩体inv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将invA基因克隆于pGKble24载体,PCR、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穿梭质粒pGKINVA.质粒pGKINVA经电穿孔法转化无毒钩体PatocⅠ株,并筛选重组钩体菌株.结论 从钩体基因组中克隆出长558 bp的invA基因,定向插入pGKble24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GKINVA,抗生素及蓝/白斑筛选和测序鉴定并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后,电穿孔法转化钩体PatocⅠ株,在Korthof固体培养基生长并抗生素筛选、PCR鉴定出重组钩体菌株.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穿梭质粒pGKINVA,并筛选出2个重组钩体菌株,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invA基因在钩体体内中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6.
核酸酶在DNA损伤修复和基因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年发现一些核酸酶的功能异常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现重点就核酸酶TREX1和Mre11复合物(MRN)等在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丹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RA患者关节滑液经原代培养,获取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分别用终浓度为0、0.2 mg/ml和0.4 mg/ml的丹参作用24 h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保存.随机选取正常人外周血,通过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保存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RT-PCR和SYBR Green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FasL只在外周血标本上有表达,而在各浓度处理的RA FLSs没有检测到;Fas无论在外周血还是不同浓度处理的RA FLSs上均有表达.定量PCR结果显示,Fas的表达量随丹参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在丹参浓度为0.4 mg/ml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as mRNA的表达与相应浓度下RA FLSs的凋亡率存在相关性(r=0.998,P<0.05).结论 丹参可体外诱导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as mRNA表达上调;未检测到FasL mRNA在RA患者FLSs中的表达.Fas mRNA的上调可能与丹参诱导RA FLSs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越来越离不开检验医学,而传统的检验医学技术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分子生物学检验已成为检验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检验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为核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如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n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ntitis C virus,HCV)感染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抗体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HBV和HCV感染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总胆红素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和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in receptor,ASGPR)的血清水平;以ALT>40分为肝功能异常组与正常组。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BV(H)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nti-LSP、anti-ASGPR具有统计学差异,HBV组患者anti-ASGPR水平与ALT具有相关性。HCV(H)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nti-LSP具有统计学差异,HCV组患者anti-LSP与anti-ASGPR具有相关性。HBV患者anti-LSP、anti-ASGPR表达水平较HCV患者高。结论:HBV、HCV感染后,anti-LSP和anti-ASGPR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ALT水平升高时抗肝特异性抗体表达明显增高,表明其可能作为监测肝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