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59年11月至62年5月中旬共施行硬脊膜外神经阻滞麻醉1300例,男性751例女性549例。年龄以19—50岁最多,最小者8岁,最大者78岁。手术范围上自颈部下至会阴,以中下腹部手术最多。行单次阻滞者1134例,持续阻滞者219例。  相似文献   
2.
<正>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由TSC1基因和TSC2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1],发病率1/6 000~1/10 000,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还可累及眼睛、心脏、肾脏、骨骼和肺部[2]。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是结节性硬化症的一种神经病理学特征。SEGA主要在Monro孔附近,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梗阻性脑积水[3]。TSC患者发病率低,为罕见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HBV标志物(M)阳性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0例HBVM阳性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安慰组30例单纯给予抗结核药物;对照组28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肌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S 160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安慰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87.5%和96.9%、53.5%和85.6%、20.0%和53.3%,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安慰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铵S能降低HBV M阳性合并结核病治疗过程中肝损害的发生率,疗效优于门冬氨酸钾镁.  相似文献   
4.
锡类散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锡类散抗炎镇痛效果。方法测定锡类散对大鼠血管通透性试验、小鼠耳肿胀试验、小鼠醋酸扭体试验、小鼠热板法致痛试验的影响。结果锡类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大鼠血管通透性、小鼠耳肿胀度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板法致痛试验中,锡类散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min-120min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锡类散具有良好的止痛和抗炎药理作用,为扩大锡类散临床上用于痔瘘术后换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拟中药方剂金石饮治疗肾结石1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金石饮对肾结石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肾结石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服金石饮汤剂,对照组服中成药排石颗粒。8周为一疗程,进行疗效对比。12个月后随访,对比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2%,明显高于对照组(66.2%)(P0.05),复发率治疗组(1.52%)较对照组(7.48%)为低(P0.05)。结论:金石饮汤剂在治疗肾结石中显示出高疗效及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赵建杰  李刚  高贵峰 《河北中医》2010,32(12):1818-1819
<正>锡类散源于清.尤在泾《金匮翼》,由象牙屑、珍珠、牛黄、青黛、冰片、壁钱、人指甲7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功效。历代医家用其治疗口腔溃疡,多有灵验。近年来临床利用锡类散对黏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又将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国三主任从虚辨治痔瘘术后便秘经验。提出临证首当补脾胃之虚,不可过用苦寒,当顾护阳气,并注重补阴津。并以验案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C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灌肠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改良愈疡汤灌肠治疗;耳穴贴压联合灌肠组(以下简称联合组)44例,在灌肠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3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并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包括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72%,灌肠组总有效率82.92%,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高,其次是灌肠组、对照组;3组治疗后IBDQ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增加最多,其次是灌肠组、对照组,且联合组治疗后对情感功能的改善也明显高于灌肠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UC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提高IBDQ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椎管内麻醉是将药物注入椎管内某一腔隙,可逆性阻断脊神经传导功能或减弱其兴奋性的一种麻醉方法[1]。根据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等[2]。椎管内麻醉虽然经济实用,但是易产生尿潴留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症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是常见于女性的非炎性、多发性疾病,好发于30~40岁女性。笔者运用自拟软坚散结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症6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5岁。男6例,女56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片状混合性肿块,结节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胀痛为主。病情变化与月经、劳累、情绪有关。中医辩证分型,冲任不调型,证见月经失调及闭经,肿块随经期及喜怒而消长,情绪郁闷、心烦易怒、舌质淡嫩、苔薄白、脉弦细。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经中西医常法治疗疗效不显而采用软坚散结治疗。基本方:当归10g、瓜蒌10g、海藻12g、昆布12g、川芎9g、青皮9g、山甲9g、三棱9g、莪术9g、夏古草9g、桃仁6g、生牡力15g等,每日1剂,水煎服2/d。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痊愈,无乳房胀痛,肿块消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