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搜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6例,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6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有3例术后复发,3例肿瘤局限于鼻腔,表现为膨胀性生长,13例均表现为鼻腔中后部肿块,累及单侧或双侧筛窦、上颌窦,其中5例破坏纸样板,侵入眼眶,5例破坏颅底骨一筛板侵入颅内。3例肿瘤内有钙化和骨化。肿瘤密度或信号不均,但强化明显。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病部位多位于鼻腔中后部,强化显著,多呈浸润性生长,易向副鼻窦、眼眶和颅内侵犯。  相似文献   
3.
中重度佝偻病102例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对疾病认识的提高 ,佝偻病的发病已逐年下降 ,门诊病例多以轻症居多 ,但也不乏严重病例 ,本文将一组中重度佝偻病病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到我院保健门诊就诊的佝偻病患儿 ,以 1986年《全国佝偻病防治方案》为诊断标准 ,选取中重度佝偻病患儿 ,年龄范围为 10~ 6 0月 ,予摄右腕、右膝X片 ,由放射科专人阅片 ,选择X片异常病例 10 2例。1.2 方法 每一病例均取空腹血 4ml,送检钙、磷、碱性磷酸酶 ;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异常者加检尿常规 ,由我…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及钼靶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钼靶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38.8岁)。结果:3例表现为局部红肿和疼痛发作,34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乳房肿块,其中6例伴局部压疼,8例伴乳头溢液。钼靶X线片主要表现为结节肿块型(11/37)、不对称性致密(26/37)伴结构紊乱(21/37)、火焰状外观(6/37)、主乳导管扩张(4/37)和小的气-液平面征(3/37)。结论:熟悉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30例,以年龄相匹配的未发育健康女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早熟组给予长效GnRHa注射液,并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和治疗18个月时检测骨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同时采用定量骨强度超声仪对患儿进行骨密度的检测.结果 在各项生化指标中,两组中的维生素D和碱性磷酸酶均未见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检测中,早熟组在各个时间段的值与同一时间段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早熟组的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值一直呈下降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密度方面,治疗12个月时,所有患儿骨密度Z值及百分位数与治疗前对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时Z值及百分位数均上升,与治疗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可作为判断中枢性性早熟患儿骨骼成熟的疗效指标之一;在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补钙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盆腔恶性肿瘤CT表现,提高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作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结果CT表现(1)内胚窦瘤17例:瘤体较大,平扫密度均匀与不均匀各占约54%和46%,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一高度强化并存。大部分病例可见较小范围坏死囊变区域,多数侵犯邻近组织。(2)横纹肌肉瘤16例:多数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3)恶性畸胎瘤14例,瘤体巨大,为实性混杂密度,呈轻中度强化,邻近脏器未受侵。其中钙化14例,脂肪组织12例,(4)其他肿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密度均匀,未见囊变坏死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密度均匀,无钙化,呈轻中度强化,无囊变坏死区。结论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盆腔恶性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可初步判断肿瘤类型,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锁发育不全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颅锁发育不全的头颅、胸部骨盆及一侧长骨X线照片.结果颅骨或颅板骨化不良(7例),锁骨单侧发育不良(2例),锁骨双侧发育不良(5例),骨盆骨化不良(7例),第2掌骨增长(2例).结论颅盖骨、锁骨、骨盆及其中轴骨的骨化延迟或骨化不全是颅锁综合征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R乳腺摄影的规范化操作,以提高DR乳腺图像质量。方法:总结500例患者DR乳腺摄影的常规体位(CC位和MLO位),并对部分影像质量不满意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结果:500例中,495例压迫适中,图像清晰,485例摆位准确,全部乳腺组织清晰显示,乳头呈切线位,斜位胸大肌清晰显示。总合格率97%(495/500)。结论:正确的摆位和适当的压迫是提高乳腺摄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锁发育不全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颅锁发育不全的头颅、胸部骨盆及一侧长骨X线照片.结果颅骨或颅板骨化不良(7例),锁骨单侧发育不良(2例),锁骨双侧发育不良(5例),骨盆骨化不良(7例),第2掌骨增长(2例).结论颅盖骨、锁骨、骨盆及其中轴骨的骨化延迟或骨化不全是颅锁综合征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及CT在Wilson-Mikity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的Wilson-Mikity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患儿在疾病的早、中、晚期均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7例行CT检查。结果:7例出生后1周内胸片未见异常;16例出生后2~3周内胸片显示:13例双肺弥漫性片状和索条状间质浸润,14例其间有小的囊状透亮区出现;双肺基底部多个小囊状病灶,其中5例融合扩大并扩展到上肺野以下肺野明显,肺透亮度增加。7例胸部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小囊状透亮影及小叶性肺气肿。结论:X线及CT能反映Wilson-Mikity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在明确病灶范围及形态上,CT较X线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