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对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舌下含服安慰剂,治疗组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统计并分析2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6.67%),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00%)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6.67%),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区域内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耐药性变化和主要危险因素,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化脓性角膜炎患者277例(277眼),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就诊信息、病原学检查结果,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77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测检出率37.55%,其中细菌检出率35.47%,真菌检出率42.13%,各年份真菌检出率均高于细菌检出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检出细菌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56株(59.57%),革兰阴性杆菌28株(29.79%),革兰阳性杆菌10株(1064%);真菌以曲霉菌(26株,34.67%)、白假丝酵母菌(13株,17.33%)为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红霉素等耐药比较高,而对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属对红霉素、氨苄西林、环氧氟沙星的耐药比较高。不同菌属病原体对哌拉西林、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角膜外伤,以植物外伤为主,其次是沙石异物和金属异物;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原有眼部疾病、全身疾病、眼部手术史和配戴角膜接触镜。结论 化脓性角膜炎病原检出率偏低,真菌检出率超过细菌检出率,同时存在明显的抗生素耐药现象,角膜外伤仍是导致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区域病原学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改善治理效果,同时相关部门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居民远离危险因素,降低角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韩莉  罗卫东  赵凌军 《人民军医》2007,50(4):242-242
我院于2005年9月整体搬迁至新址,因地制宜对新址的原机关楼临时改建为门诊楼。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设计,改建后的门诊楼很快展开工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RB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NC组(含lncRNA MEG3-NC无序干扰序列的pcDNA3.1质粒)、lncRNA MEG3组(含lncRNA MEG3序列的pcDNA3.1质粒)、激活剂组(含lncRNA MEG3序列的pcDNA3.1质粒+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LiCl)。利用RT-qPCR检测各组RB细胞中lncRNA MEG3的相对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lncRNA MEG3对R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法检测lncRNA MEG3对RB细胞迁移的影响,RT-PCR检测各组RB细胞中Wnt1、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B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NC组、lncRNA MEG3组和激活剂组RB细胞中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1±0.27、0.78±0.26、3.88±0.39、3.76±0.38。与对照组和NC组相比,lncRNA MEG3组和激活剂组RB细胞中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NC组相比,lncRNA MEG3组RB细胞培养24 h、48 h、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均为P<0.05);与lncRNA MEG3组相比,激活剂组RB细胞培养24 h、48 h、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降低(均为P<0.05)。NC组、lncRNA MEG3组、激活剂组RB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均为P<0.05)。与对照组和NC组相比,lncRNA MEG3组和激活剂组RB细胞迁移数均明显减少(均为P<0.05);与lncRNA MEG3组相比,激活剂组RB细胞迁移数增多(P<0.05)。与对照组和NC组相比,lncRNA MEG3组和激活剂组RB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lncRNA MEG3组比较,激活剂组RB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 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有升高(均为P<0.05)。结论 过表达lncRNA MEG3可抑制人RB细胞增殖及迁移,其可能是通过阻断Wnt/catenin通路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辅助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2例弥漫性DM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51例)与单一组(51例),其中单一组采用玻璃体注射阿柏西普治疗,联合组基于单一组加用改良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实验组恢复最佳视力的时间(25±12)d,出血渗出吸收的时间(8±2)d明显低于对照组(58±27)d、(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视力,因此此方法在临床上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NA-MIAT)靶向miR-150-5p对病理性血管化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AT-NC组、MIAT组和sh-MIAT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以碱烧伤法建立角膜血管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大鼠角膜组织中LncRNA-MIAT和miR-150-5p相对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ncRNA-MIAT和miR-150-5p的靶向关系;ELISA检测大鼠角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血管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MMP-9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角膜组织中LncRNA-MIAT相对表达水平,TNF-α、IL-6、IL-8水平,VEGF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miR-150-5p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和MIAT-NC组比较,MIAT组大鼠角膜组织中LncRNA-MIAT相对表达水平,TNF-α、IL-6、IL-8水平,VEGF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miR-150-5p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sh-MIAT组上述指标与MIAT组呈相反趋势(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LncRNA-MIAT可靶向调控miR-150-5p表达。结论 LncRNA-MIAT可促进VEGF、MMP-9的表达,加速角膜血管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R-150-5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