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胛骨骨折的分类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scapularfracture,SF)的分类和评价其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38例SF的临床资料。其中行X线检查38例,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者12例。根据Hardegger和Miller的分型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9~50个月。根据Rowe的疗效评价标准,非手术组20例,优良率为85%。手术组18例,优良率为77.8%。结论多数SF无需手术治疗,经短期制动及功能锻炼后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移位严重及浮肩损伤等应强调手术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分阶段治疗内侧创口的开放性移位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16例,其中,伤口位于内侧的13例,均予以分阶段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0例,按Gustilo分型、1型2例,Ⅱ型7例,ⅢA型1例;按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1例.软组织治疗阶段予急诊彻底清创,一期闭合创口或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封闭创面后二期闭合创口,骨折先予以手法整复,临时固定,软组织条件允许后进入骨折最终治疗阶段,9例通过外侧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0例术后影像学复查均满意,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28月,平均(18.2±5.0)个月,AOFAS评分58 ~91分,平均(78.9±11.8)分.1例发生浅表感染,1例发生小面积皮肤坏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创口位于内侧的开放性跟骨骨折相对于创口位于外侧、跖侧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属低能量损伤,通过分阶段的治疗,有效预防了并发症,降低了手术风险,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0年~2004年对12例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82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 例。两组患者经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入高黏度骨水泥,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为1.5 ~ 2.5 ml,对照组为2.6 ~ 3.5 ml。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渗漏率较低(P <0.05)。两组患者椎间盘渗漏和椎旁渗漏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对照组椎管内渗漏2 例,术后出现肌体无力,给予椎板切除减压,取出椎管内骨水泥并行营养神经治疗,术后1 个月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和6 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匹兹堡睡眠指数、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及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注入低剂量骨水泥可以降低其渗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诱导的成骨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转染重编程为多能诱导干细胞,进行Nanog、Oct-4、Rexl、Sox-2的QT-PCR检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进行茜素红染色鉴定。将诱导后的成骨细胞分为红景天苷预处理组、正常组和低氧组,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结果:多能诱导干细胞的内源性基因Nanog、Oct-4、Rexl、Sox-2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小鼠成纤维细胞(均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诱导后的成骨细胞染色阳性。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低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苷预处理组的HIF-1α和VEGF表达量高于低氧组(0.93±0.05 vs. 0.81±0.02,0.95±0.03 vs. 0.79±0.04;均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诱导后成骨细胞在低氧环境中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来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伤科Ⅱ号”膏药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并与扶他林软膏作比较。方法:100例急性闭合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用药物2周,最终伤科Ⅱ号组43例,扶他林对照组45例获得随防统计,观测对疼痛、压痛、肿胀、瘀青、功能活动的影响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综合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总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伤科Ⅱ号组消肿退瘀作用强,对重度损伤疗效较好,而扶他林止痛作用强,对中度损伤疗效较好。结论:与扶他林软膏相比较,“伤科Ⅱ号”膏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ybrid手术对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椎体的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 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前瞻性收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Hybrid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dom临床满意分级、C2~7整体活动度、Cobb's角、手术节段上一节段活动度(SROM)、手术节段的下一节段活动度(IROM)、并发症。 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NDI、ODI评分和C2~7颈椎整体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NDI评分降低,而ODI评分和C2~7颈椎整体活动度增高(P<0.0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Cobb's角、SROM、IROM和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ybrid手术可改善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采用双钢板侧方并列内固定治疗股骨后髁骨折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和临床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前臂及手部的解剖学观察及测量,分别找出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螺钉和克氏针进针的安全区域和合理角度,并且做出体表定位,以此制定标准化术式,并应用于临床,对临床病例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第二掌骨处外固定支架螺钉的进钉部位为两端偏桡背侧;骨折近端外固定支架螺钉的进钉间隙位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的近侧,其尺侧为拇长展肌和指伸肌腱,桡侧为桡侧腕短伸肌,此间隙最远端距Lister结节距离为(63.69±3.00)mm,最近端距Lister结节距离为(123.64±5.00)mm,克氏针做有限内固定的安全间隙为拇长伸肌腱和指伸肌腱、桡侧腕长短伸肌腱、拇短伸肌腱、伸肌支持带组成,该间隙近端距离Lister结节为(33.52±4.20)mm,远端距离Lister结节为(8.81±0.88)mm,在临床应用方面,腕关节的影像学恢复情况、功能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操作中,使其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好,固定牢靠、创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改良小切口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人工关节材料、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克服原有术式切口长、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瘢痕影响外观的缺点,笔者对传统的手术切口进行了改良并将其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15例15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