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因需施教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需施教作为一种以临床常规需要为目标而对实习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的教学方法,符合临床医疗教学的独特规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2、TLR-5及NK-κB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中的相关性,以了解TLR-2和TLR-5在OA发病中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2010年3月—2013年4月廉江市人民医院骨科OA患者,实验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43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2例。两组滑液均在行膝关节腔穿刺时留取,留取的标本均1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置于-20℃保存备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作TLR-2和TLR-5与NK-κB的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TLR-2、TLR-5与NK-κB[(357.32±39.22)、(19.71±396.21)、(576.12±132.89)pg/ml]三个指标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R-2、TLR-5与NK-κB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834、0.855,呈正相关(P0.05)。结论 TLR-2、TLR-5与NK-κB均为骨关节炎中的重要细胞因子,TLR-2和TLR-5分别与NK-κB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有一定的联系,关节软骨的损坏与TLR-2和TLR-5的高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带骨痂有限元模型,为骨科应力遮挡效应研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采集正常胫骨CT扫描DICOM数据,应用Catia软件建立胫骨上段几何模型,用Solidworks软件切割出模拟骨折线,并在骨折端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CAD)制图软件导入骨痂模型,再用特征建模方法导入内固定模型,对模型进行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出不同工况和内固定方式下的骨痂应力情况,根据应力遮挡率计算公式计算应力遮挡率。结果加压固定导致的应力摭挡率为1.46%,锁定固定为0.42%,减少1个锁钉的锁定固定为0.33%,减少2个锁钉的锁定固定为0.06%。结论带骨痂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条件对应力遮挡效应的影响,不同内固定方式或工况条件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精确计算应力遮挡率。与加压固定相比,锁定固定方法的应力遮挡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采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6例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以同期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6例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达94.17%,略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提高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开窗手术治疗的68例腰间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结果 根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判断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患者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07,P<0.05).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胫骨近端外侧LCP锁定固定有限元模型,可以进一步用于生物力学研究及快速成形模型构建。方法:采集正常胫骨CT扫描DICOM数据,应用Catia软件建立胫骨上端几何模型,用Solidworks软件切割出模拟骨折线,再用特征建模的方法加入内固定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胫骨近端外侧LCP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设计可以根据模型不同部分赋值,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特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直观性、且结果精确。结论:胫骨近端骨折外侧LCP内固定有限元模型可以摸拟不同条件对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影响,有限元法是研究骨科生物力学的有效方法,实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正确选用内固定物及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什针内同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5例,术后结合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6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按Cassebat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65例患儿中优49例,良13例,可3例;均末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为95.4%。结论早期采用积极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轻柔解剖复位和术后早期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