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方法 +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肢体功能好转时间、康复锻炼依从性;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指标、生存质量指标;致残率。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肢体功能好转时间、康复锻炼依从性、神经功能康复指标、生存质量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法 +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2007年至2011年诊治的3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34例川崎病患儿中男23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88.2%);发病季节以春、秋为主;不完全川崎病17例(50.0%).发热率100%,确诊前平均发热时间为6.5d,其他临床表现依次为口唇病变(83.4%)、球结膜充血(70.6%)、肢端硬肿或脱皮(64.7%)、皮疹(52.9%)、淋巴结肿大(35.3%).(2)心血管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27例(79.4%),未见有冠状动脉瘤.(3)其他系统并发症: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川崎病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升高有关,不完全川崎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强度运动对人体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影响。方法: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暴露组,运动组在温度33℃、相对湿度分别为40%±2%(RH40%)和80%±2%(RH80%)的环境下进行递增负荷力竭跑台运动,两次不同湿度运动间隔1周。跑速从8 km/h开始,每分钟增加0.8 km/h,增加到16 km/h时不再增加,然后逐级递增坡度,以0.5%为起始坡度,实验过程中以受试者不能维持相应跑速,并自述不能坚持时终止运动。暴露组在高温中静坐,两者同时进出高温环境房。实验前和实验后即刻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2、皮质醇。结果:运动组RH40%和RH80%环境下运动后IL-12均显著性降低(P<0.05);暴露组IL-12在RH40%暴露后出现降低趋势,RH80%暴露后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组RH40%和RH80%环境下运动后血清皮质醇均显著升高(P<0.01,P<0.05);暴露组血清皮质醇RH40%暴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RH80%暴露后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高温环境下,无论相对湿度高低,进行递增负荷大强度运动后血清IL-12均降低,可能由血清皮质醇显著升高对IL-12产生抑制作用所引起,但高温环境下运动引起免疫抑制的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是法定职业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特效疗法。本文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HAV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认为HAVD是劳伤损害脉络、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所致,寒邪入侵是加重HAVD主要因素。治疗当以通络为宜,治法以辛温通络和活血通络为主。根据络病学说结合西医治疗HAVD的经验制定出的中西医结合HAVD综合性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取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急性重度1,2-DCE中毒患者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实行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和加强治疗前、中、后的安全护理.结果 通过施予恰当有效的安全护理,无1例发生高压氧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全部患者成功救活.6例临床治愈出院,4例则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脑损害后遗症.结论 安全护理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确保了急性重度1,2-DCE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G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和St.George'呼吸问卷(SGRQ)对169例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尘肺患者最常采用的3种应对方式为:自己安慰自己(46.15%),患者认为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34.32%),患者认为尽量克制自己(26.04%).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呈正相关、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呈负相关、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呈正相关(P<0.05);从总的社会支持状况来看,65.68%尘肺患者处于中等水平.从所获社会支持的3个方面来看,47.93%患者认为有较多的家庭支持,19.53%有较多的朋友支持,24.85%有较多其他支持,患者的社会支持各因素与WHOQOL-BREF各领域之间呈正相关、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不同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状况可影响到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行为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湿度高温环境下急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浆游离HSP72浓度变化。方法:随机挑选10名有训练经历的大学生(平均年龄21.8岁),进行4次高温下递增负荷大强度力竭性跑台运动,运动环境相对湿度(RH)分别设定为20%、40%、60%、80%,温度均为33℃,每次运动间隔一周。分别用电子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测定运动前后口腔温度和体表温度,计算平均体表温度(mean skintemperature,MST),运动前后抽取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HSP72浓度。结果:运动后口腔温度和MST显著升高(P<0.01),20%RH条件下运动后口腔温度显著低于60%RH和80%RH(P<0.01),运动后MST变化为20%RH<40%RH<60%RH<80%RH,且不同相对湿度间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MST与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线性关系(r2=0.79,P<0.01)。除40%RH条件外,其他相对湿度条件下大强度运动后血浆HSP72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中运动,湿度增加加剧了体表温度的升高,运动热应激促使血浆HSP72升高,可能对机体起全身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湿度高温环境对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名男性大学生为对象,设定环境温度为33℃,相对湿度分别为20%、40%、60%、80%作为模型,实验时间4周,两次测试之间间隔1周。测试时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以8 km/h为起始速度,每分钟增加0.8 km/h到16 km/h为止,然后逐级加坡度,0.5%为起始坡度,每分钟递增0.5%直至受试者不能坚持,运动过程中监测心率、摄氧量、每分钟通气量(VE)以及主观用力感觉指数(RPE),测试前及结束后无名指采血测试血乳酸。结果:不同湿度高温环境下运动VE、最大心率(HRmax)、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显著性差异,60%相对湿度下运动时VO2max(3831.7±313.16 ml/min)、VE(137.5±9.38 L/min)、HRmax(199.1±8.29 beat/min)均较其余相对湿度大。20%相对湿度组运动后3 min及5 min血乳酸较80%湿度组显著升高(P<0.05),60%相对湿度组运动后3 min血乳酸亦显著高于80%湿度组(P<0.05)。80%相对湿度组运动后1 min RPE仍显著高于40%相对湿度组(P<0.05),20%相对湿度组RPE值增加较缓慢,运动至第7和10 min时RPE值显著低于60%相对湿度组(P<0.05)。结论:与其余湿度相比,33℃高温环境下,80%相对湿度中机体有氧运动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40例18~75岁择期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1%罗哌卡因10ml+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实验组:1%罗哌卡因10ml+舒芬太尼10μg(1ml)+0.9%氯化钠注射液19ml.比较麻醉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镇痛、镇静、运动阻滞评分及镇痛作用时间.麻醉前两组患者所观察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分钟,1、2和4小时VA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30分钟,实验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起效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镇静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可减少静脉镇痛镇静药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