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胶体果胶铋颗粒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按照治疗方法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替普瑞酮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胶体果胶铋颗粒,1袋/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刺痛评分、倦怠乏力评分、胃脘胀满评分、食少纳呆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这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MDA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SOD、G-17、PGI、PGII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颗粒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及G-17、PGI、PGII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片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0μ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多索茶碱片0.2 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嗜酸粒细胞比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细胞因子水平、肺功能和ACT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哮鸣音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嗜酸粒细胞比例、FeNO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IL-4水平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FVC、FEV1、FEV1%、PEF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ACT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片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降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FeNO、细胞因子,改善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升高ACT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贾渭  高志有 《吉林医学》2011,(30):6383-6384
目的:探讨中成药临床使用情况,为中成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分析多家医院是否在临床上使用中成药、中成药种类种类、治疗疾病种类及其效果。结果:在接受调查的30家医院中,有24家医院经常使用中成药,6家偶尔使用。经常使用的中成药制剂为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和茵栀黄注射液,中成药主要被用于治疗传染病,对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效果最好,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中成药在本地区医院中还应用比较广泛,同时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加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