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志永 《江苏医药》1994,20(1):45-45
我院1980年1月~1992年10月行胆囊切除术836例,其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病32例(占3.8%),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22~84岁,平均51岁。临床症状:右上腹痛31例,为隐痛,阵发性痛或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痛19例,上腹部不适胀闷4例;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根据《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将天祝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0名孕妇、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儿童,采集儿童及孕妇家中食用盐样、儿童尿样,检测盐碘、尿碘含量;利用便携式B超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利用已有问卷开展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2010—2019年共检测盐样3 000份,非碘盐率0.60%,碘盐覆盖率99.40%,合格碘盐食用率96.47%,不同年度碘盐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7,P<0.05)。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4.30%,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2, P<0.05),2010年、2015年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7.25%、5.00%,均不达标;尿碘中位数99.97~197.79μg/L,总体适宜。2010—2015年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4.50%,不同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3.
巨大肾积水18例临床处理体会溧水县人民医院外科贾志永巨大肾积水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我院近年经治18例,现将临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8例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3岁。右侧9例,左侧8例,双侧性...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些不法行为人,利用一些新手段;违法经营食品的问题,给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调查和分析能力,提高执法水平。本文针对一起以“健康讲座”形式夸大宣传,违法销售食品的案件进行分析,以期探讨。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男,31岁.1995年5月10日以左上腹痛,发热住院治疗.入院前10天出现左上腹痛并向左肩部放射,畏寒、发热、纳差,应用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门诊以“脾周围炎”收入院.既住患结核性胸膜炎和脊髓灰质炎.查体:T 38℃,P 80次/分,BP 14/10kPa,一般情况尚可,精神萎靡,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上腹有压痛,肝未触及,脾脏肿大,左锁中线肋弓下(?)cm,上界左腋中线7肋间,有触痛.血常规:Hb105g/L,WBC 6.8×10~9/L,N 0.70,L0.30,血小板100×10~9/L.肝功能正常,骨髓象正常.胸部X线正位片:右上肺陈旧性钙化病变.胃钡餐透视:胃大弯向内受压移位,食道粘膜光滑完整,未见静脉曲张.B超:光点密集,脾下极包膜处可见2.3cm×2.0cm大小低回声光团,内回声不均匀,无明显边界,印象:脾肿大,脾占位.3次B超结果大致相同.经过7天的抗炎治疗,体温趋向正常,左上腹痛缓解,但脾脏有增大趋势.CT:脾脏明显增大,并见散在小片低密度  相似文献   
6.
7.
贾志永 《江苏医药》1995,21(11):777-777
我院1980年1月~1995年4月,共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407例,其中肾破裂19例(4%)。兹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7例,女2例。年龄13岁~60岁,平均30岁,以20~40岁青壮年为多。损伤原因:车祸伤11例,坠落伤6例,砸伤2例。临床表现:全部病例有腹痛,其中10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旱獭鼠疫动物病某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系统收集该疫源地70年代以来在鼠疫疫源监测中有关旱獭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强度、媒介昆虫、鼠疫菌毒力等流行特点,对旱獭鼠疫动物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西部祁连山地的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在自然条件下周期起伏不断循环,大面积内流行和宿主的栖息类型与生态习性紧密联系,不同月份分离的鼠疫菌菌株数量有差异,喜马拉雅旱獭为单一宿主。结论西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动状态,2000年以后持续流行;旱獭是疫源地主要的疫源动物;旱獭体蚤是旱獭鼠疫流行的传播媒介,斧形盖蚤起主要传播媒介的作用,腹窦纤蚤主要侧重于保持巢内的疫源性,谢氏山蚤则两者兼有但后者的意义更大,不同区域的旱獭主要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不尽相同,寄生蚤的检菌数量也以季节消长为转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4岁,间歇性畏寒、发热半月余,高热3天于1986年7月24日入院。检查:T40℃,P90次,BP90/60。热病容,大汗淋漓,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部胆囊区可触及6×4cm 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差,表面不平,轻压痛。血象中性粒细胞增高,肝功能正常,B 超示胆囊5.8×2.2cm,内见光团,有声影,胆囊内无液性暗区。入院后体温呈驰张热,第5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壁厚,结石一枚占居整个胆囊,结石尖端位于胆囊颈部、胆总管下方。从胆囊底部切开,无胆汁外溢,结石与胆囊无粘连,取出结石,随即见大量紫红色血外湧,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证实胆囊颈部与门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