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近2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主要死因构成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1986年1月至201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SLE住院患者的死亡病例.采用x2检验、t检验和Kaplan-Meier 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25年SLE的住院患者共3554例,死亡252例,女性223例,男性29例,SLE死亡患者占同期SLE住院患者的7.1%;其中女性为7.2%,男性为6.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4);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为SLE 3个最常见的主要死因,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8.5%、17.1%和12.3%,弥漫性肺泡出血、肺动脉高压、冠心病、血小板减少继发出血、肺间质病变、狼疮肺炎、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是SLE的常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4%、4.4%、3.2%、2.8%、2.4%、2.0%、2.0%、1.2%和1.2%.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主要死因为狼疮肾炎、感染和狼疮脑病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1.4%、25.7%和25.7%;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主要死因为狼疮肾炎、感染和狼疮脑病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27.6%、24.1%和24.1%;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主要死因为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1.6%、21.1%和15.8%;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主要死因为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的患者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34.9%、20.6%和7.9%;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感染是最常见的死因,其次为狼疮脑病和肺动脉高压,分别占同期死亡患者的60.3%、11.8%和7.4%,主要死因为狼疮肾炎的患者仅1例,占同期死亡患者的1.5%.SLE患者在发病1年内死亡最常见,占总死亡人数的32.5%;其中狼疮脑病和感染死亡在发病1年内最常见,分别占狼疮脑病和感染死亡人数的41.9%和32.9%;狼疮肾炎死亡在发病10年后最常见,占狼疮肾炎死亡总人数的32.3%.性别和发病年龄与SLE主要死因有关,冠心病男性死亡患者占50.0%,因冠心病死亡的患者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占75.0%.结论 1986-2005年,感染、狼疮脑病和狼疮肾炎是SLE的3个最常见死因,2006年至今,肺动脉高压取代狼疮肾炎成为SLE第三大死因.SLE死亡患者死于发病1年内比例最高.SLE患者感染死亡逐渐增多,已成为SLE的最常见死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合并重症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合并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1次/周,共4次.原有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并停用免疫抑制剂.首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第2、4、12、24、52、76、104、128和156周随访,以血小板计数为疗效评价指标,分别定义为有效(complete response,CR)(血小板计数〉100×109/L),部分有效(partial response,PR)(5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和无效(no response,NR)(血小板计数〈50×109/L).定期监测外周血B细胞、血清补体C3、C4和IgG水平等.结果 共纳入13例病例,包括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2例干燥综合征,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为23~76岁,血小板减少症中位病程及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年和25个月.首次应用利妥昔单抗第12周,有5例(38%)和2例(15%)病例分别达到CR和PR.第24周有6例(46%)和3例(23%)病例分别达到CR和PR.52周、104周和156周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6例(46%)、6例(46%)和4例(31%).外周血B细胞均达到清除水平,血清补体C3、C4和IgG水平稳定.轻度输液反应2例,发生肺栓塞和活动性结核1例,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1例在第25月因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较好,起效较快,长期疗效稳定,安全性较好,但需谨慎除外感染.  相似文献   
3.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呈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并具有特征性皮肤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小儿皮肌炎以广泛的血管炎为病理基础[1],继发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文献报道。成人皮肌炎消化系统最常受累部位为食管上段骨骼肌,导致吞咽困难[2]。但成人皮肌炎合并严重的消化道病变,如消化道出血、穿孔、腹腔血肿等较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成人DM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并发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WD并发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及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WD并发红斑狼疮患者4例,其中2例为青霉胺诱导的药物性红斑狼疮(drug ...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CNS-SS)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1例CNS-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NS-SS临床表现多样。脑损害12例.占57.1%,脊髓损害9例,占42.9%;7例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占33.3%;CNS症状出现时pSS的平均病程(4±6)年,10例CNS-SS以CNS病变为首发表现,占47.6%,在pSS诊断后第1、2、3年内出现CNS症状的分别为1、2和0例,第4年至17年的共8例。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异常13例,占61.9%。其中脑白质脱髓鞘病变4例,占19.0%,脑缺血病变2例,占9.5%,灰质病变1例,占4.8%,脊髓脱髓鞘病变4例。占19.O%.脊髓空洞症2例,占9.5%。脑脊液检查异常11例,占52.3%,其中蛋白、压力和白细胞数增高者分别为10、6和5例,分别占47.6%、28.6%和23.8%。结论 pSS可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中脱髓鞘病变最常见,诊断CNS-SS最好同时行MRI和脑脊液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动物模型,研究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其配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在PB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8周雌性C57BL/6野生鼠,腹腔注射5 mg/kg的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每周2次,第8、16、24周收集小鼠肝脏、血清标本、肝脾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榆测抗线粒体抗体(AMA)和CXCL10滴度;病理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肝脏、脾脏的淋巴细胞亚群.样本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BC模型组的AMA滴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明显增高(P<0.05);poly I:C胞腹腔注射后,第8周可见小胆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第16周可见小叶间胆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第24周可见小胆管损伤、闭塞,胆管内胆栓形成.流式分析结果显示,PBC模型组肝脏CD3+、CD4+和CD8+细胞卜表达CXCR3的比例明显高于脾单个核细胞(P<0.05);PBC模型组肝脏CD3+、CD4+和CD8+细胞上表达CXCR3高于对照组,其中CD8+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脾脏CD3+和CD8+细胞上表达CXCR3明显高于PBC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BC模型组第8周肝脏可见汇管区CXCR3+细胞浸润;第16、24周肝脏可见肝脏汇管区CXCR3+细胞浸润数目逐渐增加;在各个发病时期,CXCR3+细胞浸润与CD4+和CD8+细胞浸润的部位较一致.ELISA检测8、16、24周PBC模型组血清中CXCL10的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28±0.10、0.33±0.19和0.27+0.11,对照组的平均A值分别为0.07±0.03、0.08±0.05和0.10±0.04,PBC模型组的血清CXC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Abstract:
Objective To generate a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animal model and investigate whether CXCR3 and its ligands we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Methods Female C57BL/6 wild-type(WT)mice were injected with 5 mg/kg of poly I:C intraperitoneally twice a week for 24 consecutive weeks.Establishment of PBC was confirmed by liver function test,serom autoantibodies and liver biopsy.Expression of CXCR3 on lymphocytes of liver/spleen and level of CXCL10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tested by flow cytometry assay and ELISA.The t-test was used for two group data comparison.Results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was detected in the sera of all poly I:C injected wild type C57BL/6mice.Considerable numbers of inflammatory cells were detected at the portal areas 8 weeks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poly I:C injection,which progressed up to 24 weeks.Compared the to control mice,serum level of CXCL10was increased in PBC mice.With the disease progression,CXCL10 serum level was elevated.The level of CXCL10 at 8,16 and 24 weeks in PBC model was 0.28±0.10,0.33±0.19 and 0.27±0.11,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mice.CXCL10 serum level of control mice was 0.07±0.03.0.08±0.05,0.10±0.04 respectively.Compared to control model,the proportion of CXCR3+ positive cells was inereased in the intrahepatic infiltrates of PBC model,mostly on CD8+ T cells.Moreover,the expression of CXCR3 was decreased in CD3+and CD8+splenocytes from PBC model compared with control model.Conclusion CXCR3and CXCL1O may attract T cells to the liver of PBC mice mode in the process of PB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滴度的变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5例SLE患者重复检测ACA.根据其ACA滴度变化分为A、B 2组,A组患者ACA持续阳性.B组患者ACA转阴,分析ACA滴度变化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A组37例,B组48例.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A组为41%,B组为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小板计数为(24±6)×109/L,B组血小板计数为(46±1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1%患者出现血栓,B组患者无血栓发生,A组患者血栓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瓣膜病变A组19%,B组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狼疮抗凝物(LA)阳性率32%,B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雷诺现象、肺动脉高压、狼疮肾炎等临床表现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ACA阳性患者随着SLE病情的改善其ACA转阴,ACA持续阳性患者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心脏瓣膜病的发生率和LA阳性率高于ACA转阴的SLE患者,ACA持续阳性或ACA转阴的变化与SLE患者的其他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 DM ) 是一种主要累及骨骼肌和皮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伴有特征性皮肤表现.脂膜炎 ( panniculitis) 是皮下脂肪组织炎症, 多表现为炎性结节、红斑和硬块, 是皮肌炎的一种少见皮损, 作为DM首发表现者更少.现报道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一例以脂膜炎为首发表现, ...  相似文献   
9.
<正>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的药物,可以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炎性症状并可缓解疼痛,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处方药。NSAIDs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酶(cyclooxy- genanse,COX)的活性进而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  相似文献   
10.
冷晓梅  李国  费允云  赵岩 《北京医学》2008,30(12):747-748
病历摘要 患者 女,39岁,因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8年,关节肿痛5年,活动后气短2年于2007年6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8月出现四肢、胸背部充血性皮疹,同时伴发热、双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大约2.0cm×1.8cm,质软,无压痛,2次淋巴结活检病理均示反应性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