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药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理念设计并筛选出可用于高效扩增与鉴别紫草市场样品真伪的特异性引物。方法:针对新疆紫草的ITS序列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ITS2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巢式引物设计;比较ITS2通用引物PCR和巢式PCR对紫草药材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基于巢式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于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变异位点覆盖情况对设计的紫草药材特异性引物进行评价。结果:经过Primer Premier 5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共选出11对引物进行合成;巢式PCR对紫草药材基因组DNA的扩增效率明显优于ITS2通用引物PCR;基于巢式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明显优于ITS2引物直接扩增紫草基因组DNA,且呈单一条带;确定AE-9S/AE-2A、AE-4S/AE-10A、AE-12S/10A、AE-29S/AE-29A共4对引物适用于紫草正伪品鉴定。结论:在DNA条形码鉴定和巢式PCR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4对可以用于有效区分药材市场中主流的新疆紫草和紫草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比较紫草市场药材正伪品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异同。方法:首先将24只清洁级雌性BLA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1(新疆紫草)组、A2(紫草非药典品)组,灌胃到达指定时间后,提取结肠内容物(粪便)、回肠内容物(粪便)、小肠内容物(粪便,除去回肠部位)用于肠道菌群分析;对提取的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混样和纯化,构建文库并上机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并去除其中的嵌合体序列后,得到最终的有效数据;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并进行样本多样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A1、A2组均降低了小鼠结肠菌群多样性;在门水平上,A1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小肠和回肠中Firmicutes的丰度,A1、A2组显著提高了小鼠结肠中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A1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小肠中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A2组显著提高了小鼠回肠中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A1组提高了小鼠结肠中优势菌之一Lactob...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研究进口紫草ITS2序列的特征,为市场紫草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与真伪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ITS2区域作为对进口紫草和紫草对照药材进行比较、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并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比较不同来源进口紫草的ITS2序列与紫草对照药材的异同。结果:39份进口紫草样品经限制性内切酶AluI酶切后,其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仅DH3在500 bp左右有条带,而在100~300 bp无条带,其余样品均在100~300 bp有2条或3条明显条带;进口紫草样品与紫草对照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比对,其中样品DH3与紫草对照药材的碱基差异最多,有15个碱基差异,样品F2与紫草对照药材的ITS2序列一致,其他进口紫草样品与紫草对照药材的碱基差异为1~9个碱基;从聚类结果中可以看出进口紫草样品DH3与其他进口紫草样品和紫草对照药材均明显区分,独自为一枝,而与紫草对照药材共同聚为一枝且支持率≥50%的样品共有14个。结论:选用ITS2区域,基于DNA条形码和PCR-RFLP技术,比较了进口紫草与紫草对照药材ITS2序列的异同,为...  相似文献   
4.
谷海媛  刘杰  马双成  王淼  高慧媛  郑健 《中国药事》2023,(10):1180-1192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对黄芪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建立黄芪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分析,对黄芪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归纳综述,并从黄芪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有效性、不同生长年限和产区、网络药理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其Q-Marker的预测,对黄芪的潜在作用靶点与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综合以上研究,发现黄芪的化学成分复杂,包含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和氨基酸等;药理活性多样,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衰老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但是现行质量标准中质量控制指标单一,存在局限性,因此,应建立安全、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品质评价体系。通过预测分析,建议将黄芪多糖、毛蕊异黄酮、槲皮素、芒柄花素、山柰酚、芒柄花苷、正己醛作为黄芪Q-marker的参考。黄芪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黄芪炮制品的药理研究较少,应扩大其炮制品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药的传统与现代鉴别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鉴定方法的开发与中药质控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对中药的传统鉴定方法、中药的现代鉴定方法、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基于DNA条形码的SNP分型方法、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结果:中药鉴定学在传统鉴别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现代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大融合,为中药真伪的鉴别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结论: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中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与传承中也存在严重的混伪、代用现象。中药鉴定是促进中药应用国际化和质控标准化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