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象特点及意义(附866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外周血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BPC)降低的骨髓特点及意义。方法:分析866例HB、WBC和BPC单项苛多项降低患者的骨髓象。结果:在通过骨髓象能明确病因的699例中(其余167例骨髓无特殊改变),诊断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者246例(28.4%),缺铁性贫血(IDA)223例(25.7%),再生障碍性贫血(AA)96例(11.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81例(9.4%)溶血性贫血(HA)34例(3.9%),其余19例(2.2%),结论: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锂大多能在骨髓中找到病因,所以,骨髓检查是明确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1-2],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在临床给药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即被认为给药错误:患者错误、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药物错误和给药时间有明显偏差,漏报等[3]。紧急情况下,要求用药及时准确,无误,提高用药效率[4]。我们采用"工"形隔断将急救药和常规药分开放置,避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phy,SFEMG)对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建立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大鼠模型,在实验开始后第8,12,16周对大鼠腓肠肌进行SFEMG检测,观察肌纤维密度(FD)、颤抖值(jitter)的变化。结果第8周,第12周SFEMG对乙醇组大鼠坐骨神经检测结果未见异常;第16周SFEMG检测结果显示乙醇组大鼠的MCD和FD值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出现电位对阻滞。结沦SFEMG可用于早期诊断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骨髓查找寄生虫与病原菌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60例FUO患者骨髓片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FUO患者骨髓片中找到寄生虫或病原菌13例(8.1%),其中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7例(4.4%),黑热病原虫感染2例(1.3%),疟原虫感染4例(2.5%)。结论仔细查找骨髓片中寄生虫及病原菌对FUO患者疾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骨髓细胞学表现粒、红、巨三系减少,主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纤维细胞增多为主,诊断一般不难。本文对我院1986年~2001年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再障贫血的73例骨髓象作回顾性分析,发现骨髓细胞学诊断意见与骨髓活检及临床最终诊断有差异,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中出现类高雪细胞的意义,方法。利用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107例CML患者和32例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涂片,并对107例CML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07例CML患者的骨髓涂片中有33例找到类高雪细胞,而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骨髓涂片中未找到类高雪细胞;74例无类高雪细胞的CML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44.66个月,33例有类高雪细胞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73.74个月,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类高雪细胞的数量与患者的存活时间无明显关系(P<0.005);有类高细胞的CML组出现死亡,急定或进入加速期的比例(11/33)明显低于无类高雪细胞的CML组(42/74)(P<0.05)。结论:类高雪细胞的存在表明CML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和存活期延长,此外,它们对CML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与血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国健  谭春艳 《医学文选》2002,21(2):153-154
目的 了解外周血血细胞数量的不同变化与骨髓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血球计数仪进行全血五分类计数,骨髓形态学检查采用瑞氏染色并做相应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观察493例外周血三系不同变化的骨髓象中,发现外周血三系、两系低下,或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降低,患血液系统恶性病的机会较多;感染性骨髓象不仅见于白细胞升高的病人,也见于白细胞偏低或正常,长时间发热的患者。结论 对有发热、贫血、骨痛等临床症状而无明确病因的患者,无论外周血三系发生变化与否,建议作骨髓穿刺行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脓毒症(sepsis)患者肠道菌群生态特征与血清D-乳酸(D-lactate)、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 TRE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遂宁市中心医院2019.06~2022.06期间接收的46例脓毒症患者纳为脓毒症组,患者符合Sepsis3.0中相关诊断标准;同期45例入住ICU但无脓毒症者纳为非脓毒症组,50例健康志愿者纳为对照组。收集其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三组粪便标本进行菌群检测分析,采集三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D-乳酸、sTREM1及MCP-1水平,分析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D-乳酸、sTREM1及MCP-1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ACE指数(476.59±46.69, 483.69±53.69, 490.15±55.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97,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在传统治疗下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生存期的临床和实验室变量.方法对1980~2002年间的133例CML初诊患者的26个临床和实验室变量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多变量Cox回归表明,在传统治疗下,下列因素使患者存活时间较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80×109/L(P=0.005)、血小板<120×109/L或>650×109/L(P=0.003);骨髓涂片中无类戈谢细胞存在(P=0.008)、幼稚细胞(原始+早幼)比例(负相关,P=0.0000).结论在传统治疗下,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BPC)、骨髓涂片类戈谢细胞、幼稚细胞比例等4个实验室变量对CML患者的存活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