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启文  李宗寿 《右江医学》2009,37(4):461-462
晚期肝病主要包括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等严重肝脏功能受损和各种并发症,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晚期肝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又较严重的一种,常使病情迅速加重。因此,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晚期肝病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措施。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10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启文 《内科》2009,4(4):610-61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局限于结肠和直肠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边界清楚的炎性反应,属于炎症性肠病(inilara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由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疑难病。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UC的治疗药物不断增加,治疗方法不断提高,治疗方案也初步成形。现将治疗该病的药物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杜福文  谭启文  林晖  黄丽华 《内科》2009,4(5):804-805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麻痹性痴呆6例,脑血管型梅毒3例。脑膜型梅毒2例,脊髓痨1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TPPA)阳性率为100%,脑脊液-TPPA(CSF-TPPA)阳性率为100%.CSF-RPR阳性率为75%;脑电图和颅脑CT或MRI异常缺乏特异性;大剂量青霉素G治疗安全有效。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CSF和血清RPR、TPPA对诊断有重要价值,青霉素G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5.
最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胡光慈医师编著(195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杂病证治新义》一书,觉得该书的优点很多,使我受到很大教益.如:一、该书将收载的四十一种病证共分七编,每编分列病证;病证之下,又分:定义(或病名)、病原、症候、疗法、参考资料、选方等.眉目清楚,条理井然.末附"结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医对该病的辨证施治法则和著者的实践经验等,使读者易于学习和领会.  相似文献   
6.
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命名“龙胆泻肝汤”的共有四方,药物略有出入。我所采用的不是“证治准绳”“医宗金鑑”“沈氏尊生”所载的,而是李东垣制的。这个方剂的主要功用是“泻肝火”。中国医学大辞典在本方条下载:“治肝经湿热不利,脅痛口苦,耳聋耳肿,筋萎阴湿,热癢阴肿,白濁尿血,或腹中作痛,小便混滞等证”根据个人临床体验,因“肝经湿热”而发生的病症很多,并不限于上述范  相似文献   
7.
“薰丹”是治疗梅毒的—种外治方法,向掌握在中医外科手里,笔者得自业师刘永年先生传授。经过多数病例的临床实践观察,由于该方的给药方法系经肺的吸入使药性直达血流,不需经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故疗效迅速,且毒性反应较口服“轻粉”及“三仙丹”等为小,即有现形梅毒症状的孕妇使用亦无碍胎之虞,兹为响应党和政府“灭尽六病”及发掘民间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愈汗闭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闭,有局所性和全身性之别。全身性者,患者往往感觉身体不适,尤其在天热季节中,体温可以增高;运动时,则极易感觉疲劳;有些患者常发生红斑性或荨麻疹型皮疹等。它与中医所指的“塞邪束表”的汗闭,其病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治法迥异。兹将治案1则简介如下:患者:张姓,男,21岁,未婚。江西省中医院门诊号:16867。1964年6月8日初诊。病史:于1963年3月起,全身出汗减少;以后渐见加重。至天热时,全身皮肤发红,干燥无汗。在剧烈劳动及工作以后,皮肤发红发燥更甚,并感身体软弱无力,心跳加快,烦躁。休息1~2个小时后,症状即显著  相似文献   
9.
谭启文 《医学文选》2000,19(5):782-783
生长激素抑制素 (Somatostatin)是一种由 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简称为生长抑素 (SS) ,它由 Brzeaup等 [1 ] 在1973年首先在羊下丘脑发现。这种多肽在全身各器官均有分布 ,但在脑组织、胃肠和胰腺的含量较高。目前已知 ,生长抑素可抑制胃和胰腺的分泌 ,刺激粘液分泌 ,降低门静脉压力 ,松弛胆道口括约肌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减轻内毒素血症 ,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 ,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因子链产生细胞保护作用等 [2 ] 。生长抑素分泌异常会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失常 ,从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3 ] 。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家武  谭启文 《广西医学》2009,31(10):1506-150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2例病人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23例中,病情稳定出院19例(59.4%),死亡13例(40.6%);28例(82.4%)患者有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高,需及时诊断,正确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