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总结胸痛急诊患者护理要点。方法:从我院胸痛中心选取84例胸痛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抢救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 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 19%(P0. 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胸痛患者的急救治疗中,有助于提高胸痛患者抢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抑制患者病情恶化,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患者长远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目的是让双方有相同的认知.有效的沟通是使双方均可获得需要的信息.沟通是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经过整理分析资料,找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血清胱抑素C清除值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Grubb等首先报道了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种较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更敏感、特异的肾功能指标。近来随着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散光法等检测手段的应用,实现其自动化测定并提高敏感度和准确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评价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散光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并应用经验公式计算其清除值(Ccys—c)在诊断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会计,女,29岁,已婚.精神异常、闭经一年半、全身骨痛5月. 一年半前(分娩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时有烦躁、被害妄想.分娩后起初有少量乳汁,但未哺乳,乳汁逐渐消失,至今月经仍未来潮.  相似文献   
5.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这个厥证即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我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再复发,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复。  相似文献   
6.
杜建蓉  荣秀华  谢群芳  黄丹 《西部医学》2011,23(10):1998-1999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抽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阶段研究急诊科接诊的41例抽搐患者,其中2008年4月~2009年3月使用开口器20例为对照组;2009年4月~2010年6月使用口咽通气管2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处置前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及安置所耗费时间和成功率。结果两组处置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处置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放置口咽通气管后病人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两组置管耗费时间、成功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咽通气管能迅速为抽搐患者建立有效气道通气,保持呼吸畅通,防止舌后坠及舌咬伤。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胸痛18年,支架植入术后50d,排黑便7d"入院。患者入院18年前因胸痛就诊当地医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予保守治疗后出院(具体用药不详),出院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0.1g/d",1年后自行停药,停药期间仍反复感胸痛不适,未规律诊治。入院50d前因再发胸痛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院)心内科,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  相似文献   
8.
90%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原因不明~[1]。本文探讨影响高血压转归的因素,以期提高治疗效果。现将1992年我院收治的147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9月从我院急诊科转送至病房的危重患者653例。其中,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351例,设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30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和科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8.28%,接收科室满意率93.72%;对照组意外发生率40.74%,接收科室满意率62.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