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并分析1.5 T MR影像特征与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的关系及病理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早期腮腺肿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1.5 T MR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良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组)。分析并比较良恶性肿瘤的MR及病理结果、良恶性肿瘤MR影像结果特点(包括位置、形态、密度、轮廓)、良恶性组MR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及峰值时间。结果MR诊断腮腺肿瘤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良恶性肿瘤MR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恶性肿瘤在位置、形态、密度、轮廓等表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肿瘤MR动态特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良性组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比率高于恶性组(P < 0.05),恶性组廓清型(廓清率 < 0.3%)比率高于良性组(P < 0.05),良性组峰值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 T MR在腮腺肿瘤病人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5岁.体检X线片发现左肺占位,临床疑肿瘤.偶感左侧胸痛,余无明确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CT检查:左上肺与胸壁交界处见一大小约30 mm×28 mm×25 mm结节灶,边缘光滑,与胸壁形成较宽基底,紧贴局部肋骨,密度欠均匀,平扫CT值25~40 HU,增强后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密度不均,CT值110~189 HU(图1~3).  相似文献   
3.
谈瑞生  汪伟伟  刘霞 《重庆医学》2013,42(13):1517-15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上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上尿路梗阻性病变81例,进行MSCT检查及尿路三维重建,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56例,输尿管炎症6例,输尿管息肉1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癌7例,邻近组织恶性病变侵犯输尿管4例,膀胱癌5例,膀胱炎1例。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且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清晰。结论 MSCT图像质量好,对上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原因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分析检查结果.结果57例中周围性肺癌34例,错构瘤8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球3例,孤立性纤维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孤立性肺结节作出诊断。结论MSCT图像质量好,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3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CT成像特点。方法对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做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成像特点。结果 35例患者共46枚病灶,其中位于右叶18例,峡部1例,左叶16例;单发28例,多发7例。CT平扫显示有40枚病灶表现为低密度,4枚表现为等密度,2枚表现为点片状钙化。增强CT检查所有病灶表现为均匀性稍低强化,未见坏死、囊变。32枚显示假包膜征;11枚显示甲状腺边缘中断征;7枚伴有钙化,其中有5枚为细颗粒状钙化。2例患者合并甲状腺腺瘤,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8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尽管PTMC的CT成像特点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需结合超声等其他检查方法,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肝脓肿可由细菌、寄生虫或真菌引起,在发展中国家以化脓性感染为病因的肝脓肿就占3/4。细菌性肝脓肿为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自从螺旋CT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后,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准确率已明显提高。我们收集了2005年3月~2007年2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其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低剂量CT(100m A)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恶性肿瘤及转移病例29例,分为低剂量CT(100 m A)定位引导下治疗组(13例)及常规剂量CT引导下(250 m A)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治疗组(16例)。术前采用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重建恶性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及总活度。单个病灶植入粒子数目576粒,平均粒子数36粒。单个粒子活度为0.50.9 m Ci,粒子间距为0.51.0 cm。常规消毒麻醉,在CT引导下选择合适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路径后行肿瘤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记录CT扫描仪自动显示扫描加权容积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比较两种不同剂量下CT扫描在有效剂量(ED)、图像质量、穿刺植入成功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有何差异。结果低剂量CT引导植入治疗组的CTDlvol中位值为7.3 m Gy,DLP中位值为423 m Gy.cm,ED中位值为7.191 m Sv;常规剂量组CTDlvol中位值为18.3 m Gy,DLP中位值为1 089.6 m Gy.cm,ED中位值为18.52 m Sv;统计学结果示2组患者的辐射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3,P<0.001);但在图像质量可接受性方面,2组患者的图像均为100%(评分均>2分);关于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近期疗效,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100 m A)扫描在减低患者辐射上意义显著,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穿刺植入要求,由于采用了低剂量扫描,降低了CT机器的消耗,增加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原发性输尿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3D),全部患者行平扫加动脉期、实质期、平衡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输尿管癌中,肿瘤发生在右侧输尿管9例,左侧输尿管4例。多期增强扫描后,肿瘤及病灶呈渐进性轻到中度强化。MPR和CPR重建对显示肿瘤部位和病灶位置、纵向侵犯情况、输尿管壁增厚情况及肿瘤与周围组织毗邻更为清晰、直观。排泄期CT尿路造影(CTU)可显示输尿管排泄情况,是否合并输尿管狭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直观立体地显示病灶,结合轴位CT增强扫描,可极大提高输尿管癌诊断的正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及MRI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9例在我院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2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CT和MRI检查,分析不同病变的CT和MRI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性肿瘤CT检查边界清晰、钙化及囊变检出率高于恶性肿瘤(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CT表现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02-2010年14例经病理证实的ICC术前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C平扫CT表现为低密度肿块或胆管扩张影,9例位于周围,4例为多发病灶,2例病灶周围见环形低密度影,11例病灶远端胆管扩张,2例临近肝缘萎陷,2例合并门静脉癌栓或淋巴结转移。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病灶不同程度强化,边缘强化为主,静脉期增加至11例,延迟期所有病灶均强化,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本科室术前正确诊断ICC11例,诊断可靠率约78%。结论 MSCT三期增强检查可作为诊断ICC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