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1992年Reynolds和Weiss[1]从成年鼠脑纹状体中首次分离出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且具有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NSC),随后人们又从其他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成功分离得到NSC[2]。NSC是一类多潜能的干细胞,能够长期自我更新和复制,并具有分化形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能力。现在,NSC移植已初步应用于治疗人类中枢神经组织损伤和某些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NSC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NSC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长期安全性问题是一  相似文献   
2.
垫料与实验动物关系密切,是对实验动物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的环境因素.本文从实验动物垫料的种类和消毒、垫料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垫料的商品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实验动物垫料的研发和完善实验动物国家标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γ射线照射后4和24 h人肝细胞株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为从基因水平上揭示放射性从业人员肝脏的早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对人正常肝细胞7702给予不同剂量(0.5和1.0 Gy)γ射线照射不同时间(4和24 h)后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照后4 h在不同剂量水平上(0.5和1.0 Gy)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18个;照后24 h不同剂量水平上(0.5和1.0 Gy)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 475个;0.5 Gy剂量水平上照后不同时间(4和24 h)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35个;1.0 Gy剂量水平上照后不同时间(4和24 h)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70个;最后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129个;另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通路途径,如胰岛素合成与分泌途径等;同时为了验证基因芯片筛选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采用SYBR绿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胰岛素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3(IGF2BP3)及早期响应因子1(EGR1)两个有意义且表达量稳定的辐射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其定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γ射线辐照后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29个,辐射对人肝细胞的早期损伤表现为多靶点、多层次及多通路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照射后6小时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为放射性从业人员的健康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人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对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0.1Gy、0.2Gy、0.5Gy、1.0Gy四个剂量水平上照后6h的辐射差异基因进行了筛选和分析。结果 0.1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1 177条;0.2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1 922条;0.5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492条;1.0Gy照后6h的差异基因有2 615条;4个照射剂量点的共同差异基因有114条;同时RT-PCR结果显示,EGR1、TAIAP1及HLA-DMB 3个基因的相对定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是一致的。结论 本研究在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剂量照后6小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差异基因,这将为进一步辐射差异基因的筛选和辐射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神经干细胞的局部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自20世纪90年代Reynolds和Weiss成功在成年小鼠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了具有分化增殖和分裂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并很快在人胚胎脑和成人脑组织中得到了证实[1]。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打破了神经元不会再生的传统观念,目前神经干细胞已经在临床上用于脑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